朱良启丨老周纪事

(0)

相关推荐

  • 樵夫笔记之十四:三个黄老师

            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村里读的.那时候讲究全民办学,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学校一直办到村里,所以高中我学习成绩一直就没有人家镇上同学的成绩好.         小学遇到的是村里面一个黄姓老师 ...

  • 聘任制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最近几天,县里新出现了一个招收400多人聘任制教师的消息,一时轰炸了打算考教师编制的年轻队伍.大家顿时沸腾了,这对有教师资格证的当地户籍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大的利好,这次的聘任制介于编制和人事代理之间. ...

  • 小说||丑男奇缘

    丑男奇缘 阿炳高中毕业就留在家乡任代课教师,似乎是命运对阿炳的不公平,年纪轻轻就患上类风湿病,让他的腰直不起来,始终佝偻着背,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二十多岁的人看起来有点老气横秋,把他归在丑男一类,一点也 ...

  • #没有编制为什么有些人还愿意做代课老师#...

    代课教师,亦即是非编制的,是学校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聘来的,且为临时性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他们在学校里担任着与在编教师一样的工作量,一样遵守的作息制度.其报酬待遇只能是在编教师五分之一,没有任何 ...

  • 代课是件美差事

    王辉庆 我目前工作的学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虽说师资没有紧张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状况,但教师们的课务却也着实不算轻松.所以,一旦有同事请假,大家就会很紧张,生怕代课任务安排到自己头上,毕竟,加上原有的 ...

  • 朱良启丨老温(小小说)

    天气预报说冷空气过境,果然,中午过后,朔风渐起,天空中开始飘起了雨夹雪,气温骤降.批完作业,我舒展一下身子,望望窗外阴云密布的天空,风像怪兽一样"呜呜"地扑向窗户.其实天气突变也没 ...

  • 朱良启丨村头的那口老井(散文)

    在学习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词中名篇<望海潮><雨霖铃>时,我向学生介绍柳永生平及时人对其的评价,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不料让我没想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续)

    人无论到了哪里,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吃饭问题,我进高中后因为住校,最方便的就是在学校食堂吃饭,事先三姐给我买了铁缸子,饭勺之类的.我开始疑惑为什么不是饭碗筷子之类的.实践出真知,我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我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散文)

    1987年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草木葳蕤.我们家里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味道,因为就在7月,我和三姐.妹妹分别参加了中考.高考和小升初考试,当时除了小升初容易些,高中大学都难考.当时即使是一所农村高中也不 ...

  • 朱良启丨母亲和她的土地(散文)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看上去中国农村田野广阔,土地纵横交错,不好分辨,实际上那些长满庄稼的土地物各有主,更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每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就像熟悉手中的纹路一样熟悉这些土地.小时候放学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初中岁月(续)

    中国是个盛行考试的国度,用考试来淘汰人,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因为相比其他办法,考试还是比较公平的.于是一代代人便在考试中成长起来.当时小学升初中要考,初中升高中要考,高中考大学更是要牵动全社会的.8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