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能成为晚清重臣,看他如何劝诫曾国荃,可谓大谋不谋

(0)

相关推荐

  • “白虎”到底是什么?晚清首富胡雪岩,为何要告诫后人:勿近白虎

    <礼记·儒行>中写道"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总是夸夸其谈:不诚实的人说话往往会表现出诚恳的样子.与人之交,贵在诚信,经商亦是如此.历 ...

  • 从屡次落榜到成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曾国藩曾说...

    从屡次落榜到成为晚清第一重臣的曾国藩曾说,欲去惰字,早起是治家之本:富兰克林说,要过晚十早五的生活:作家跑者村上春树说,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美学 ...

  • 晚清重臣曾国藩——命理解读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上文是曾国藩先生之人生感悟,有极大的教导意义,同时也突出了文正公一生为人注重忠孝礼节, ...

  • 曾国藩:不给别人脸色看,才是真正的为人雅量

    学习曾国潘人生智慧,提升自我处事与生活修养,丰富内心.日日与曾国潘对话,看千古第一完人是怎样不走捷径,又笨又慢平天下? 在古人看来,人生有四件事是一去不回的:出口之言.发出之箭.过去之时.忽略之机.而 ...

  • 晚清重臣左宗棠与李鸿章之争

    寂寞的红酒 发布时间:2018-02-0809:51 文/寂寞的红酒 左宗棠和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两大重臣,是清末最有权势两个实权大佬,也是洋务运动的引领者.两人都是治国的良才,又都权倾朝野,可谓一时瑜 ...

  • 曾国藩: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 看脸就知道

    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见过的景,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喂养着你的修养. 一个人的修养外化于行,便会表现在人的相貌上. 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体现着你的修养.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个人的目光,发 ...

  • 晚清重臣张之洞22方自用印,每一方都出自名家之手

    书法馆 公众号 提到清代的篆刻家,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吴昌硕和黄牧甫,这两位是清代篆刻界旗帜性的人物.吴昌硕,篆刻"吴派"的创始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 ...

  • 晚清重臣张之洞 孙辈个个是栋梁

    在中国清朝末期,朝廷上也出过一些清流的重臣,比如大家熟知的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等,这些重臣将清朝的寿命又延长了10年之久.这其中张之洞是唯一一个文官. 由于张之洞没有上过战场, ...

  • 晚清重臣张之洞:为什么会加入“清流”圈子

    1909年10月,晚清重臣张之洞去世.其时,仍在海外流亡的梁启超接受日本记者采访,对张之洞有一段盖棺论定的话:"张公非政治家也,学人也耳,惜不使公专心学问,以大有所造诣也.其于政治,惟有失败 ...

  • 1958年,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尸骨被挂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遗骸散尽

    在历史上,提起晚清重臣李鸿章,绝对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作为和张之洞.曾国藩等人共同撑起清朝吏治系统的四大重臣之一,李鸿章一生的传奇无数,不过大部分人对他的争议,都停留在晚清时期,作为"洋务派& ...

  • 曾国藩识人秘诀:先看气魄,再看言语,最重要是眼神

    曾国藩被誉为人鉴,几乎没有争议.左宗棠傲视群雄,目高于顶,看谁都只是武大郎,居然也乐得承认曾国藩"有知人之明".据黎庶昌编纂的<曾文正公年谱>记载,道光二十四年(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