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境鉴定要点,藏友谨记,切莫打眼
相关推荐
-
“古铜镜”收藏的珍贵程度
凡含锡量较高之镜,如战国汉唐之镜,强度.硬度较大,其性是"宁碎勿折",容易摔破;含锡量较低,含铅量或含锌量较高时,如宋后之镜,强度.硬度一般较低,镜体有时会发生变形,不易摔破.钱钟 ...
-
青铜境如此稀少
镜发出的声音辨别真伪.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以及受到地下埋藏.铜的成分流失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新仿的铜镜和老铜镜在声音上有很大区别,老铜镜普遍声音较低沉.圆润,新铜镜则 ...
-
以铜为鉴: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铜镜成为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久,铸造数量最多的铜器.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 ...
-
铜境的魅力:铜境造型进化论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质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 ...
-
C53200化学成分
C53200加铅磷青铜 标准:ASTMB103-1991(1992.1993年版) ●化学成分: 铜+锡+磷+铅Cu+Sn+P+Pb:≥99.5 铅Pb:2.5~4.0 铁Fe:≤0.10 锡Sn:4 ...
-
绝世青铜境,精彩!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贵 族的审美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因而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样式单一的铜镜,这也促成了铜镜多样化发展的必然性. 铜镜是青铜文明的代表器物,可以说,它的一面是历史,另外一面表现的就是艺术.如 ...
-
青铜境的定价标准有哪些
磨镜分两种.一种是使用过后的日常维护保养, 另一种是制镜甫成时对镜面进行开光处理.由高锡青铜铸造而成的铜镜还只是一个坯件, 表面凹凸不平, 无法直接用来照面, 必须用磨镜药将镜面处理至清晰可鉴的程度. ...
-
青铜剑——即使你不识,也好像在哪见过
古代青铜剑,采用铜.锡.铅合金,用范铸法铸造而成,河南周口出土的青铜剑仍然寒光逼人,证明保存环境好,没有腐蚀,但相对于现在工艺水平,新铸造的青铜剑,工艺水平还是不高的.虽然工艺上已经不一样了,但是对金 ...
-
青铜境分辨
中国古代最早用于照面的器具叫"水鉴",就是用瓦或者青铜制成水盆,以水照面.铜镜虽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但由于青铜本身的珍贵,所以很长时间内并非民用,仅被用于祭祀等特殊场合.到了战 ...
-
石铁陨石鉴定要点,藏友谨记,切莫打眼
天然石铁陨石以黄绿色色调为主,透明度较好,颜色较鲜艳.明快;仿天然石铁陨石则以绿色偏蓝色调为主,有时带有褐色调,颜色整体发暗. 石铁陨石,这个关键词,不管你是百度,还是搜石铁陨石鉴定,或者百度商品,石 ...
-
唐三彩鉴定要点,藏友谨记,切莫打眼
唐三彩有唐代以前各种单色釉陶器所没有的艺术效果,唐三彩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铅的氧化物作为熔剂就降低了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窑炉里烧成时各种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周扩散.流动,黄.绿.褐等多种颜色互相浸 ...
-
青铜剑鉴定要点,藏友谨记,切莫打眼
中国的青铜剑开始为短剑,长度在二三十厘米左右.对其起源有多种推测,有学者认为是脱胎于铜矛头,也有观点把早期青铜剑中的重要种类--青铜匕首认作是青铜短刀的继承者.但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大约到了公元前5世纪 ...
-
徐鸿讲瓷器:明代龙纹和清代龙纹的区别,藏友谨记句句重点
徐鸿讲瓷器:明代龙纹和清代龙纹的区别,藏友谨记句句重点
-
铜境收藏成藏界又一亮点 备受藏家关注
据介绍,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铜镜的使用延续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一面面铜镜,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 ...
-
鎏金铜佛像的鉴定方法。读熟了,藏友也可自己鉴定鎏金铜佛像
藏传佛教是藏语系佛教,也叫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西藏的分支.藏传佛教所制作的佛像与我们汉传的佛像在外型上有明显的区别的,但是目的都是教人行善.它主要聚居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蒙古.尼泊 ...
-
藏友翻出一枚保大元宝,曾经拍卖出78.4万元,如何鉴定真伪?
关于钱币收藏,爱好者遇到最麻烦的时期就是真假难辨,辛辛苦苦高价买回来的东西,本来以为是珍品,仔细一看,又发现哪里不对劲,但是又说不上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好几个. 第一,因为现在伪造技术的提高,很多 ...
-
谨记!葡萄开花至膨大期请记住这12大管理要点
葡萄开花至幼果膨大期,是葡萄生育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此阶段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当年的葡萄产量和质量.那此期管理重点在哪里呢?今天给大家系统性的分析一下,内容比较多,但看完会有新收获. 一.花 ...
-
除夕祭祖讲究多,这些要点需谨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但逢大节小节,都要对先祖表达追思和怀念,春节更不例外.在除夕到来之前,有条件的家庭会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奉于家中上厅,并摆好香炉供品等. 而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