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篇赏析:《白门秋柳》黄裳

(0)

相关推荐

  • 南京夫子庙 大成殿

    夫子庙是古都南京最大的传统的古街市.大成殿是夫子庙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东南第一学宫,历经沧桑,几度修建,保存至今,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东南第一学" ...

  • 随笔:秦淮河

    若在中国,选一个最特别的城市,我想八九会是南京.南京确实是特别,无论在古或今,都很有特别意义.在古代就不用说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全是短命或偏安的小朝廷,都成不了气候,如此现象,估计不光在我国,就算 ...

  • 【散文】江南之旅/ 林立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点击上方"山水文苑"订阅我,每晚陪你赏析! 作者|林立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山水文苑 陪你赏析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情一相思,一世一相见.用文字行走,让 ...

  • 【美丽江苏·诗意金陵】南京秦淮河夫子庙风光带

    秦淮河夫子庙风光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以夫子庙为核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众多文物保护单位,融合儒家思想.科举文化.民俗文化.江南文化等文化内涵,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也是中国著 ...

  • 散文名篇赏析:《宿诺》黄裳

    黄裳(1919年6月15日-2012年9月5日),原名容鼎昌,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祖籍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满族人,曾用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他的代表作包括<过去的足迹>等. 沈从文是 ...

  • 散文名篇赏析|阿兰:读书之乐

    读书与做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有时候我们感觉做梦是愉快的,于是几乎就不去读书.而当做梦的可能性被某种原因破坏时,读书便成了补救的良药.当年,我的父亲由于债务累累,心中烦闷,于是便一头钻进书堆里以寻求 ...

  • 中国散文名篇赏析:《保险柜里的人》林彧

    太阳消逝了,星星和月亮,所有的 发光体都不见了.我在黑黝黝的方 盒里,是我在冷冰冰的保险柜中-- 他们说,他躲在那只保险柜中--是自己躲进去的,保险柜的钥匙和号码只有他知道. 一群人围着铁皮保险柜指指 ...

  • 散文名篇赏析:《溪涧的旅次》 刘克襄

    迩来入山赏鸟时,逐渐地脱离森林的核心地带,转而喜爱沿溪跋涉了. 可能是年近三十吧!我想自己已变得容易感受孤独.而溪涧似乎存藏着一股山中最旺盛的生命力,能够赋予我强烈的安全感.连带的因了溪涧向下流出,最 ...

  • 散文名篇赏析:《小村即景》韩小蕙

    韩小蕙 这里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 我曾到过许多名山大川,譬如"归来不必看五岳"的黄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 ...

  • 散文名篇赏析《阳台上的遗憾》韩少功

    韩少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 ...

  • 散文名篇赏析:《静虚村记》贾平凹

    贾平凹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 ...

  • 散文名篇赏析:《光之四书》林清玄

    光之色 当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以后,大家对颜色突然开始有了奇异的视野,更不要说马蒂斯蓝色的向日葵,毕卡索鲜红色的人体,夏卡尔绿色的脸了. 艺术家们都在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这种绝对往往不是一种常态. 我是 ...

  • 散文名篇赏析:《诗魂》赵丽宏

    赵丽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诗人 又是萧瑟秋风,又是满地黄叶.这条静悄悄的林荫路,依然使人想起幽谧的梦境-- 到三角街心花园了.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