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堪称唐朝第一杠精,写了一首《西施》,28字让人无言以对

说起西施,很多人都知道她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部分人可能还会多知道一点,西施是越王勾践送给吴王夫差的礼物,其实也是勾践借西施对夫差施用美人计,而夫差也是中计。当多年之后,勾践率军大破吴国,夫差自杀后,人们将西施视为不祥的女人,认为是她让吴国灭亡,她是红颜祸水。

其实,被历代认为红颜祸水的哪里仅仅只有西施啊?夏朝的妹喜、商朝的妲己、周代的褒姒、唐朝的杨贵妃……一个国家的灭亡,怎么可能让女人承担所有的罪责?秦朝、两汉、唐朝、两宋、元明清的灭亡,没有出现女人的身影,那么,就不要将吴国被灭的锅让女人背。

常常有君王宠幸女子时,总有大臣让皇帝远离红颜祸水,而忘却了在君王面前,有多少女子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更何况西施面前是两个诸侯王。

唐朝有一秀才,多年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并没有再进一步,他似乎没有出名的机会。进不了仕途,连靠诗歌在全国闻名的机会都不多,毕竟唐朝的才子太多了,一个比一个妖孽,一个比一个有名,在他们的光环之下,他好像没有出彩的机会。然而,他另辟蹊径,靠着犀利的文笔,靠着对社会辛辣而又尖锐地批评,他在江浙一带名气越来越来。

在普通人看到一个事件的A面时,他总会看到B面,处处怼人,可以说是唐朝第一杠精。而他,早年就曾为西施翻案,公开反对女人祸国这一传统观念:

《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在诗的一开头就为西施鸣不平,反对吴国人将国家灭亡的罪强加在西施身上,“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国家的兴盛、政权的灭亡是各种各样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非一女人之力可以改变,罗隐在此处用了一个“时”字,可谓十分准确,高度浓缩。紧接着罗隐再用“何苦”二字,来劝解吴国人,不要找错了对象,其实,罗隐明为劝解,实际上在讽刺吴国人,自己的国家自己不能让其长时间存在,反而怪罪于一女子,实在是令人讽刺与鄙视。

罗隐既然为西施辩解,自然需要有论据支持,而不是空口白谈,他选择的论据正好就是灭掉吴国的越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如果说西施让吴国灭亡,那么越国灭亡的罪需要哪个女子来承担呢?自从公元前306年,越王无彊北上攻伐齐楚失败后,由于越王没有指定继承人,导致越国大乱,政权分裂为数个小国,再到后来秦始皇降服百越,勾践的越国可以说是彻底灭亡。让越国灭亡的分明是越国的统治者们,越王哪有宠幸什么女子?自己错估势力,去招惹战国七雄。

罗隐将自己的反驳只用14个字就轻轻吐出,虽未见剑拔弩张,却是那样令人深省:国之兴亡,远不是一个帝王身边的女人可以决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