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别集(27)七进派出所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27)

七进派出所

张国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人生目标是要建立在本人能够实现的基础上的。父亲曾告诉我说,出门在外别太难为自己,人的一生都是在赶路,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景致和诱惑,但其中有一些是不属于你的。所以人生在世,要懂得取舍。比如说你路过一棵桃树,树枝上结着红艳艳的桃子,你伸手可以够到的,就摘一个吃,伸手够不到但搬块石头垫着脚能够到的,也可以搬来块石头垫着脚去够,但如果是搬了石头还够不着的,那就离开继续走你的路罢,因为那结在高处的桃子不该你吃。

我入伍后的人生目标曾经调整过两次,第一次是义务兵服役期满后,想着怎么能继续留下来;第二是留下来之后找机会提干,然后好好工作,在部队能干到家属随军。大家别小看了家属随军,这在当时是一个很高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是职务可以提升到副营级,达不到副营级的话,就得在部队熬到十五年,再不济也要在部队干到三十五岁。

副营级、十五年军龄和三十五周岁,这三个指数实现一个,家属就可以随军,可这三项都是硬指标,稍有疏忽就将无功而返。

为了这个目标,我比别人努力了更长的时间。所做的努力都是在安徽我的第二故乡。就在我干到了十五年,家属够随军的时候,我接到了调回河南的命令。是先调动还是先办随军手续?这让我很纠结,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还是选择把办随军手续推后,因为在安徽可以办,回到河南照样可以办,只要条件符合,办手续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儿。于是,我把实现这个目标,推到了调回河南之后。

1994年底,我的行政关系正式从许昌支队调到了武警河南省总队政治部,按照部队干部家属随军的有关规定,三个条件我已有两个都达到了,政治部很快批准了我家属随军的报告。拿到这个批准的报告,我是喜悦、兴奋又有点像做梦的感觉,不仅妻子和女儿的户口可以从农村迁到城市,迁入的还是郑州市,这可是河南的省会城市啊,是我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地方,但今天成为了现实。心中的高兴无以言表,第一个要做的,就是中午下班把这一消息告诉妻子和女儿,让她们也分享这期盼多年的心愿实现后的喜悦。

家属随军达到硬条件是过的第一关,部队批准是过的第二关,地方公安部门完成迁户是实现目标的第三关。这三关都是有部队和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的,凡达到者,都应当按章办理。于是,我拿着第二关的“通关文书”来到派出所,开始向第三关迈进。

那天阳光明媚,商城东路如往常一般人来人往,高大的泡桐树伸出阔大的手掌,在微风中把阳光揉搓得满地碎金。我骑着一辆28自行车,心中的惬意让车轮滚动得更加流畅和舒展。

派出所离总队机关并不远,骑自行车十五分钟即可到达。我怀着一帆风顺的心情走进派出所,接待我的李姓民警十分客气,他接过我递上的随军批准书和三张表看了看,满面笑容地说:“好,随军了,好事儿,干这么多年够不容易的,祝贺你们全家团圆。”

我满脸堆笑地连连说着感谢。民警仍笑着说:“材料是齐全了,不过你这张表上还需要贴一张你爱人的照片。”说着他把材料都递给了我:“贴好之后再送来吧。”

缺照片肯定是不符合要求的,再说这缺一张照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陪着笑说了声谢谢,骑上自行车就回家找照片。找来找去没有找到现成的,等妻子下班了,我又拉着妻子去照相馆现照,女工作人员说三天之后来取。我问能不能加快,她说能,加十元钱可提前一天。我想了想就多交了十元钱,这样洗照片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天。

到了第三天下午下班后,我按约定时间到照相馆取回了照片。

周一一上班,我又找领导请过假,骑上自行车再次来到派出所。

这次接待我的是另外一位民警,照样态度很好,笑着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的。我就向他说明了来历,并告诉他前天我已经来过,李姓民警说缺一张照片,现在照片按要求贴上了。

他接过材料低头看了看,很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办这事的民警今天出警了,您还要等他回来才能办理,因为户口都是专人办理的,等他回来你再跑一趟吧。”

我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思考了一下说:“这还真不好说,也许上午就能回来,也许要到明天了。为了保险其见,你还是明天再来吧。”

看着民警一脸的真诚,我也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如果继续等,也许能等到他回来,但这只是也许,能不能真的回来,却没人敢肯定。我道了谢,把材料装进袋子里,又骑上自行车回了单位,领导见我这么快回来,就问办好了没有,我如实回答,办事的民警出警了。领导笑笑说:“好事多磨,明天再去。”

有了领导这句话,第二天上午我就没再请假,到办公室一看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就骑上车子第三次来到派出所。

这次那位李姓民警在,正在为一位女士办理手续,我就坐在凳子上等,大约半个小时后,看那女的千恩万谢的走了,好像办的事情特别重要。我赶忙站起来叫了一声“李警官好”,姓李的其实早就看到我在那里站着,只是正忙着视而不见。

听到我这一声招呼,他像刚看到我似的问了一句:“照片贴好了?”

我递上材料说贴好了。他接到手里翻了两下说:“你这还是不行啊,我让你贴照片你怎么就贴这一张呢?这两张为啥不贴?”

我说:“你上次也没说另外的也要贴呀?”他不耐烦地说:“这还要我一张张的说吗?你是军人这还不懂?回去贴吧,贴好再拿来。”说完便去办别的事了,我看到这种情况,没有办法,只好又跑回家中,拿出两张照片贴在另外两张表格上。

我边贴照片边想,这是我太笨了还是他没有说清楚,他明明只说给第一张表上贴照片,从没说要将三张都贴上照片,他如果当时说三张都贴上照片,我是万万不会只贴一张的。想完之后我原谅了民警,他那么忙,哪能一个一个都说到,怪我当时没有问一下,要是我想到了多问一句,可能就不至于又跑这一趟了。

我贴好照片把材料装进包里,往自行车前筐一放,再次来到派出所。我刚把自行车停好,准备上楼呢,看到那位民警正从楼上走下来。他看到我还是挺热情的样子,问道:“照片都贴上了吧?”我说贴上了。他说:“那就好,我现在出去有事,你明天再来吧。”我说:“能否给我办完你再出去?”他头也不回地边走边说:“你那哪是一会就能办好的?我这有急事儿。”

等我想再问什么的时候,民警已经走出了派出所的大院。我站在那里愣了半天神,才无奈打开自行车锁,重新往回骑。

第五次来派出所,是周三的上午。

我掏出贴好照片的材料往民警桌子上一放说:“这次三张照片全贴好了。”正在低头写着什么的民警头也没抬地说:“好啊,稍等。”

我就坐那里等着。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了,他还在忙,我看看已经半个小时过去了,刚想站起来问他还要等多长时间,他却先开口了:“再等一会,这是个急着要的材料。”他既然说了,我只好继续等待。这时我的身后又来了几位办事的,看我来得早还没办,他们就在我后面排队等着。

又过了二十分钟,我听到后面有人开始小声嘟囔:“怎么这么慢呀”,但民警还在奋笔疾书,看来真有要紧的事务,我就继续等待。差几分钟我就等一个小时了,他终于抬起头,把他写的东西往边上推了推,把我的材料放到了面前,刚打开他就一脸不高兴地说:“你这缺材料。”

我问缺什么材料?他说:“你户口迁来落哪里呀?”我说单位分的有房子啊。

“我知道你有房子,但你空口说不行,要有住房证明给我看。”说着他又把材料递给了我:“先去开住房证明吧。”

当时我看着民警,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我等了一个小时竟然是这个结果,我的材料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就看过的,难道他没有发现缺证明?

我说:“您能不能看看还缺什么材料?我回去一并办了。”他说别的基本齐全了。

听他这样回复,我才又回机关去开证明。不料管营房章的助理员下连队,两天以后才能回郑州,两天以后是周五,看来又是一周白忙乎了。

我在工作中等着新的一周到来,在开住房证明时我就问助理员:“部队家属随军都开住房证明吗?”他说都开,还说我以前没办过这种事情可能不清楚,看来不全是民警在难为我,我自己也是有失误的,如果早问清楚开全了,也不会一趟趟的往派出所跑了。

开好住房证明,我再次来到派出所,见到李民警我特意把住房证明放在材料的最上面。他看了一眼,然后从文件柜里顺手拿出一个档案袋,从里面找出一份住房证明来,和我的对照了一下说:“这个房子你还不能落户,因为原来已经住的有人了。”

说着他把找出的证明材料给我看,我看到我的住房里真有人已先入为主了。我解释这房子的确是单位分给我的,他说:“没人讲不是你在住,也许是原先的住户还没有把户口迁走,你回去查查吧,查清楚了再来。”

说实话,我的心情迅速恶化,愤怒的情绪开始上升,为什么正常的一件事办起来这么难?是我错了吗?是民警错了吗?细想又都没错,可就是一次又一次办不成。就拿这住房证明来说,房子确实分给我了,分给我之前确实有人住过,按一房一户的落户政策,我确实落不进去。是我对政策的不了解和对办手续程序不熟悉,造成了这一次次无效的劳动。

我住的房子别人的户口占着,我必须要让别人迁出去我才能落进来,这哪里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看来熬了十七年的随军,想用两周的时间办好手续,是不现实的。

我带着两星期没有收获的奔波回到单位,正想着怎么找到原住户,让他迁出原住房的时候,单位驾驶员陈怀忠见到了我,问我有啥心事满脸不开心,我说办事太难了,就把六进派出所的事给他说了。他听了之后笑笑说:“你肯定是空手去的。”

我问:“还要拿什么东西吗?”

他说:“你这样的小事儿是政策内的事儿,两条烟搞定,你不用再开什么证明了,买两条散花烟,你不吸烟肯定不好意思送,明天我跟你去试试。”我说:“这行吗?散花烟太便宜了吧?”他说:“咋不行,又不是啥大事儿。”

按照怀忠说的,我到门口小店买了两条“散花”香烟,用报纸包起来让他带着,第二天我们又一次来到派出所。进去之后民警问我证明开好了没有。怀忠把香烟往民警桌子上一放说:“开好了,这是我哥,是个诗人,办事不懂程序,您多担待。”

说着把我的材料递给他,只见他二话没说,把手续给我办了办。边办边说:“随军是件好事儿,要好好祝贺祝贺。”

我拿着办好的手续想对民警说声谢谢,可我实在是说不出来,怀忠看我还有情绪,一边推着我往外走,一边对民警说着感激的话,看那样子他俩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

我跑了六次没能解决的问题,带两条烟就解决了。我拿着办好的手续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我是军人,办一件正常的事儿要七进派出所,最后还是买两条烟起了作用,而那两条烟才值几十元钱呀。

如果不是怀忠给我指点迷津,我还要几进派出所呢?假如我是一名普通百姓,办这件事要几进派出所?这个问题,二十多年之后我仍说不清楚……

作者简介

张国领,河南禹州神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丰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橄榄绿》主编、《中国武警》主编,武警大校警衔。出版有散文集《男兵女兵》、《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断想》,诗集《绿色的诱惑》、《血色和平》、《铭记》《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和平的欢歌》等11部,报告文学集《高地英雄》等2部,《张国领文集》十一卷。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战士文艺奖”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群星奖”银奖、《人民日报》文艺作品二等奖、“2009中国散文排榜”第六名、 “河南十佳诗人”等多个奖项。作品被收入《军事文学年选》《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学生课外精读》等三十多种选本。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

  • 上门服务办实事、真诚服务暖民心

    猎狐网陕西消息(杜丹)子洲县公安局马蹄沟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百姓当亲人"的理念,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民辅警走千家进万户,访民情察民意,立足主 ...

  • 江西一男子洗澡时倒下,当时呼吸都没了,幸好...

    来源 | 都市现场(jxtvdsxc)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 12月9日下午4点40多分,江西宁都县工业园派出所接到指令,称一男子晕倒在浴室,家属报警求助. 民警到达现场看到,一名 ...

  • 【江苏】汤承鑫《致北京西长安街派出所民警叔叔的一封信》指导老师:王莉

    致北京西长安街派出所 民警叔叔的一封信 世茂实验小学四年级 汤承鑫 敬爱的西长安街派出所民警叔叔: 你们好! 我是一名苏州常熟的小学生.或许你们帮助的人太多,并不记得我们了,可我一直把你们挂在心头,曾 ...

  • 噩耗!北京警察王斌涛殉职,和22年前牺牲的烈士徐晋格是同届同学

    今天是母亲节,然而,有一位母亲,永远失去了儿子.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新源里派出所民警王斌滔,自从新冠疫情发生后,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 2020年5月7日,是王斌滔值班的日子,和往常一样,他忙碌了整整 ...

  • 柴扉别集(55)住院补记(七)|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5) 住院补记(七) 张国领 今天有个好消息,医生说我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记得住院那天,郑艳芳在电话中也对我说:"今天有个好消息,有床位了." 同一件事,住院是好消息, ...

  • 柴扉别集(1)第一次进京是路过 |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1) 第一次进京是路过 张国领 以前听说我国有四大火炉城市,重庆.武汉.长沙.南京.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合肥成了中国的第五大火炉.特别是到了七八月份最热的季节,坐着不动亦会汗流浃背. 就是在1 ...

  • 柴扉别集(64)学车记(九)|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64) 学车记(九) 张国领 人自打出生时起,就喜欢听别人的夸赞,很多人也是在别人的夸赞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谁如果不相信,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是不是一出生就有人夸你长得漂亮(不管 ...

  • 柴扉别集(59)学车记(四)|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9) 学车记(四) 张国领 直起腰,挺胸膛,眼睛始终看前方,不许低头看手档. 我在心里默念着口诀.左手扶在方向盘的9点钟方向,右手扶在方向盘的6点钟方向,左脚踩离合,右脚踩刹车,右手从方向 ...

  • 柴扉别集(56)学车记(一)|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6) 学车记(一) 张国领 我自幼生活在中原中部的小山村里. 小山村的山,虽不像广西十万大山那样群峰嵯峨,但那山头也足以使初升的太阳,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爬上一道道山岗. 山区交通状况比较 ...

  • 柴扉别集(54)住院补记(六)|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4) 住院补记(六) 张国领 住院期间常收到朋友送来的鲜花,从这一束束.一篮篮鲜花中,我发现花不但有芬芳的香气.鲜艳的色彩,还能够疗疾治病. 每当看到床头边上那鲜艳欲滴的花朵,那翠绿喜人的 ...

  • 柴扉别集(53)住院补记(五)|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3) 住院补记(五) 张国领 自从住进医院,转眼已经快一个星期了. 我每天的活动范围,就局限在病床上和病房里,顶多也就是出门在病房外的走廊里晃悠晃悠. 我的病房在八楼,这些天里,我一次都没 ...

  • 柴扉别集(52)住院补记(四)|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2) 住院补记(四) 张国领 在很多人看来,痔疮就是个小手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原来听说过乡村医生就能做这种手术,他们动手极快,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根本不需要住院,并且收费极低,三五十元 ...

  • 柴扉别集(51)住院补记(三)| 张国领专栏

    柴扉别集(51) 住院补记(三) 张国领 腹腔前后的手术与身体其它部位手术不同,术前准备工作首先是灌肠. 我之前虽然也听说过灌肠,但不知具体是怎么个灌法.等到护士为我操作实践时方才明白,灌肠就像三峡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