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译注:《周易》能告诉我们什么

【原文】

一陰一陽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1)。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2)。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3)。通变之谓事。陰陽不测之谓神。

【注释】

(1)鲜:少,这里指很少有人了解。

(2)日新:不断更新。生生:变化不止。

(3)极数:穷尽卦、交的变化。

【译文】

陰陽的交替变化就叫做道。相继不断就是善,成就万物的是性。仁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它叫做仁;智者从自己的角度看,把 它叫做智。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陰陽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表现出来就是仁,隐藏起来就是用,鼓动万物,不与圣人共同劳神忧虑,它的崇高品德和伟大业绩达到了顶点。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穷尽卦支而预知未来就叫占问。承接更新就叫事。陰陽交替不可把握就叫神奇。

【读解】

《系辞》的作者在这一节里阐发自己对“道”的看法,认为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在于“道”,即陰与陽的交替变化。道的变化是 无穷无尽的,道也无所不在,却难以把握,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完全领悟。

这些抽象的议论都在表达一种宇宙观,一种哲学思想,难怪晋通百姓不大搞得清楚。不过,如果不要说得那么高深,”百姓还是可以懂的。比如生命,来自于雌、雄的结合。比如花朵,生于陽光和土壤。比如时光,由白天和黑夜构成。这就是陰陽交替结合产生万物。

陰陽观具有中国特色,深入咱们心里,我们自古以来就用它看待和解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0)

相关推荐

  • 7、圣人适中的顺应天地变化之道——走进《老子》

    7.圣人适中的顺应天地变化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发出:"道"是先天地就存在么?!的困惑.老子面对着百姓们祭祀天地的仪式,又近一步的论到:&q ...

  • 天地不合

    仁,单人旁代表太阳,少阳,二代表太阴和少阴,这个字就是四象,代表阴阳和合,天地不仁,就是天地不合,则天地掠夺万物以成其合,圣人不合,则圣人掠夺百姓以成其合,天地之间,就好比风吹笛响一样,同气相求,同声 ...

  • 以经解经之《道德经》:十六,行不离本,尊道贵德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只有对"重"的分量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明白" ...

  • 89、“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之我见——聊《道德经》

    89."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之我见--聊<道德经> <道德经>第五章内容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 ...

  • 周易译注·乾卦第一《《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

    周易译注·乾卦第一·<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译文]< ...

  • 周易译注|乾卦第一

    乾(卦一) [译注说明]古经文只包含卦象.卦名.卦辞和爻辞几个部分,<彖><象><文言>等都是后人对古经文所做的不同解释.我们译注的目标是为探寻古经文本义,所以不涉 ...

  • 周易译注:需(卦五)

    --出行的苦与乐 [原文] (乾下坎上)需(1):有孚(2).光亨(3),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4)于郊,利用恒(5).无咎. 九二:需于沙(6),小有言(7),终吉. 九三:需于泥(8),致寇 ...

  • 周易译注:讼(卦六)

    --纷争不可避免 [原文] (坎下乾上)讼(1):有孚,窒惕(2),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 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3),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4),归而通其邑人三百户(5).无眚(6) ...

  • 周易译注:师(卦七)

    --战争是王者之事 [原文] (坎下坤上)师(1):贞丈人(2),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3),否臧(4),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5). 六三:师或舆尸(6),凶. 六四:师左次 ...

  • 周易译注:比(卦八)

    --团结的学问 [原文] (坤下坎上)比(1):吉.原筮(2),元永贞,无咎.不宁方(3)来, 后夫凶(4). 初六:有孚,比之(5).无咎.有孚,盈缶(6).终来有它(7),吉. 六二:比之自内(8 ...

  • 周易译注:小畜(卦九)

    --远古传来的劳动号子 [原文] (乾下卖上)小畜(1):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2). 初九:复自道(3),何其咎.吉. 九二:牵复(4).吉. 九三:舆说辐(5),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 ...

  • 周易译注:履(卦十)

    --君子坦荡荡 [原文] (兑下乾上)[履](1):履虎尾,不咥(2)人.亨. 初九:素履(3),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4),幽人(5)贞吉. 六三:眇(6)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 ...

  • 周易译注:泰(卦十一)

    --运动变化的辩证法 [原文] (乾下坤上)泰(1):小往大来(2)初九:拔茅茹(3),以其汇(4).征,吉. 九二:包荒(5),用冯河(6),不遐遗(7).朋亡,得尚于中行(8). 九三:无平不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