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离家百年被AI找回过去,达摩院已...
相关推荐
-
新思路!商汤开源利用无标注数据大幅提高精度的人脸识别算法
人脸识别是最近几年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领域,这得益于不断进步的深度学习强大的模型拟合能力和有标注的大型数据集的建立,已经出现了用于人脸识别的有标注的百万量级的数据集. 但继续扩大规模数据集变得 ...
-
重磅!GroupFace 人脸识别,刷新 9 个数据集SOTA
来自韩国Kakao公司的研究人员,在论文 GroupFace: Learning Latent Groups and Constructing Group-based Representations ...
-
钢铁厂来了“新员工”破解废钢定级行业难题
废钢利用节能环保,但中国废钢利用率远低于世界水平.记者今天获悉,山西晋南钢铁集团已在业内率先上线废钢AI定级系统,该系统由阿里巴巴达摩院合作研发,对废钢的定级准确率达95%,扣重准确率达90%,有望破 ...
-
阿里的“扫地僧”,2年“抄”了20万页古籍
阿里达摩院,一个正儿八经搞AI的地方. 但偏偏"扫地僧"们干起了文绉绉的工作: 研究古籍. 他们将流散海外的珍贵古籍善本以数字化的形式请回故土. 第一批达20万页. △宋百家诗存 ...
-
文科生和理科生联手,干了一件关乎“文化香火”的大事
有时候,拿起一本经典我常忍不住感慨,这些文字是如何穿越两三千年的时空,来到我的书桌上的.这中间历经了多少天灾人祸,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我们还能读懂它,并继续从中汲取力量,想一想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这样的奇 ...
-
万万没想到,流落海外的中国古籍能够以数字...
万万没想到,流落海外的中国古籍能够以数字化这种全新的形式回归故土! 流浪上百年.离家万里,它终于回来了.事情最早要追溯到1741年,当时一本名为<宋百家诗存>的宋诗选集刊刻成书.几十年后, ...
-
20万页中国古籍被AI找回,源自一辈子和古籍打交道的川大教授
有些事情一做就是一辈子,有些事情去做一辈子也不一定会实现!中国近代历史之中有着太多的古籍因为战争而流失,圆明园的烈火之中很多文化典籍被侵略者一卡车一卡车的运走,运不走的就当成柴火烧掉,中国人的文化在清 ...
-
近20万页的中国古籍善本被找回,“流浪”...
近20万页的中国古籍善本被找回,"流浪"上百年,这次国人沸腾了!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天空中,成千上万部古籍璀璨夺目.但到了近代却历经战火.动乱,流离失所,被美国.日本等地上百家博物馆 ...
-
大国重“汽”:中国汽车工业百年辛酸简史
1902年,农历十月十日,北京紫禁城. 尽管已是初冬,但紫禁城中喜气洋洋的气氛并未因此而削减半分.这日,是慈禧太后的68岁寿辰. 此前,因同治皇帝崩逝.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海战的相继爆发,老佛爷的&qu ...
-
揣摩任公原意,返回撰述现场——中华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略述
编者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代表作,自1924年诞生至今,近百年畅销不衰,有数十个版本流传.2020年初,中华书局全新校订本一经上市,便收获众多好评.这一版本究竟"独特 ...
-
中国为什么没有百年老店?
赞赏作者
-
中国古籍中竟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结果确实正确无误!
月亮是我们的近邻,自古以来,多少凄美的故事,优美的诗句无不承载这人们对月亮的渴望.晚上,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月亮高高地挂在枝头,是那么的明亮,明暗相间的图文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思,每逢中秋佳节,月亮更是 ...
-
十七年磨一剑:这部中国版《百年孤独》,写透了情爱和欲望
2015年夏天,一番激烈角逐,作家格非以全场最高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格非微微笑了. 毕竟,写<江南三部曲>他用了整整17年. <江南>一出,惊艳了无数人. 它是莫言心中的当 ...
-
中国文学史的百年爬梳
长按二维码订阅<中华读书报> 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之前,还没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文学史的专门著作,但已有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文学史的意识和概念,有了可称为中国文学史最早的萌芽读本--或谓" ...
-
收藏!中国古籍中100句最经典语录
收藏!中国古籍中100句最经典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