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既是医学家,又是明朝忠烈,亦是书画家
傅山出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享年七十八岁。原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主,号真山、侨山、侨黄山、朱衣道人、青羊庵主、西北老人等四十余个别号。傅山出生于山西太原阳曲县西村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学渊博,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祖父是举人,也是一位有政绩的好官。他的父亲是贡生,以教书为业。母亲是秀才之女,也有一定的学识教养。傅山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经学、史学、医学、诗、书、画、印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既是医学家,又是书画家。

傅山出生于明清政治交替的时代,明末的政府腐败,宦官阉党专横,百姓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发,明朝最终走向了灭亡。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社会矛盾依旧尖锐,国破家亡的傅山有着非常强烈的复国愿望。于是他积极地投入到了反清复明的活动中,誓死不与清王朝合作。康熙时期曾被荐“博学鸿词”,托词拒绝,后来又被抢授“内阁中书”,他依然毅然决然地拒绝接受。可以说,是对明朝非常忠心的忠烈之士。

傅山这种气质也体现在了他的艺术当中,他倡导“真率”,痛恨奴俗之气,讲究要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他在审美趣味上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所以他的画风倾向于肆意倔强,狂野跌宕,但是又颇具雄浑豪迈、清劲荒疏之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