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铁生到袁隆平:生命的奇迹总是宠爱有心人

◎ 选择此书的原因:

因为微博<读书,我们是认真的>这个超话选择了这本书,在阅读认真超话帖子的过程中,看到了粉丝们写了关于这本书的心得,被它散发出来的生命气息吸引,在当当网购买了纸质版;

◎ 主要内容: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对自己以往生活的’回忆录’,描写了自己一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我与地坛的一段不能割舍的姻缘。内容看似非常的平淡,朴实,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心境是在不断地被吸引、被同化、甚至被史铁生的文字深深地折服;

◎ 读后感:

▲  在这本书里,史铁生用非常平实、异常沉重的语气描写了自己过往生活的点滴:包括自己的经历,对母亲的追忆,对生活中相遇之人,亲朋好友的深切解读,尤其是对母亲的深切感情,占据了这本书相当一部分的篇幅;

▲ 通过阅读完整本书,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史铁生对生命的态度:我接受生命中所有的馈赠,所有的发生,可是,我选择了去解读它们,融化它们,将它们化作我生命中前进的动力,并且坚定不移地走完我人生中最后的时光;

◎ 影响力:

▲  史铁生对“苦难”的理解让我很是感动,生活似乎对他非常地“不公平”:22岁,因腰疼开始住院,出院时开始轮椅生涯;48岁,被诊断为尿毒症;59岁,生命结束。尽管经历了这些以及“轮椅生涯”这个生活方式,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选择了接受和面对,面对这些事实,选择了一个人在地坛中去思考这些事实;

▲ 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它们一直都在,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呢,它们,有可能是痛不欲生的,比如,生一次大病;有可能是肝肠寸断的,比如,失恋或者分手。首先,它们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是我们生命体验的一个部分;其次,它们来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重生,选择让它们慢慢地离去;最后,我们对它们每一次的态度会决定我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选择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看待它们的到来,因为,有些事,我们终究是无能为力的,比如,史铁生的'接受天限’;

▲  史铁生对母亲的那份理解是母亲离开他后才慢慢领悟到的,所以整本书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后悔,一直都有。感谢父母,赐予我们生命,真正的孝顺,是不仅要做到'孝’,同时要做到'顺’,顺,其实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和父母亲就是两个时代的人,这一点,有了孩子才可能会有比较深的体会。我想说,对于自己的父母亲,每一天,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每一个唠叨(不用去同意他们)并以微笑来回应(话要软了说,事情要硬做),如果能够经常给他们打打电话,随便说点啥,并问问他们最近身体怎样,心情怎样。能够做到这两点,等父母老去的时候,就不会留下很多遗憾了。其实父母对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爱的体现,不要抗拒它们,每一句话,都是爱的表白!正是因为爱之深切,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接受者的心情,请用心去体会这些细水长流的深切感情吧!

◆书名:《我与地坛》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首次出版时间:2008年9月第1版
◆完成时间:2021年4月20日
◆阅读场所:地铁站
◆阅读形式:纸质书
◆推荐指数:10分+++

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人们十里长街相送,发自内心的哀嚎;有的人死了,人们口诛笔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孰轻孰重,公道自在人心。

我第一次接触史铁生,是在中学课本中了解到,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引发我第一次对生命尤其是死亡的思考。史铁生的生命轨迹,与海伦凯勒一样,成为许多人励志的榜样。

死亡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凡人皆有死,凡人皆平等。在死亡面前,天赋公平,没有人可以跳出死亡的规律。既然人人都有死,那么追求死亡的过程,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便是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

前不久,身价3000多亿的贝壳创始人左晖因病去逝,年仅50岁,可是网上对他的评论却是褒贬不一。在一个小品里,小沈阳曾唏嘘道,人生最可悲的事是:人死了,钱没了花了!如今网友又来调侃左晖。所谓死者为大,对于死者应该有一份起码的尊敬与同情之心,可是舆论哗然。

对左晖的评价呈两极分化很正常。一方面左晖的员工、合作伙伴,在链家卖房赚了一笔的炒房客,都会歌颂他。因为曾北漂时饱受黑中介之苦10多年,这才有了后来创业的初衷,最终创立贝壳公司。另一方面,很多人会觉得房产中介炒作市场,是抬高房价的罪魁祸首之一,而且中介费太高,自然对他差评。更何况身受黑中介之苦的左晖,不是应该让租房变得更容易吗?可是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候,却是报复性的垄断。人们抨击他,自然有这方面的原因。

就在昨天,“共和国元勋”袁隆平因病去逝,与世长辞。先是CGTN的乌龙事件,引来网民铺天盖地的谴责,然后是辟谣。然而,最终袁老还是抵抗不过病魔,与世长辞,人们多希望这是一则谣言。

这场面,周总理去逝的时候有过

十里长街送袁老,民众自发为袁老送行,是发自内心的舍不得。就像当年天安门广场,人民十里长街送周总理一样。公道自在人心。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用生命写就的名作,里面蕴含了一个人对的生命的认知。尤其是在命运不公面前,如何正确认识生命,认识自己的价值非常具有启迪意义。

就拿袁隆平来说,他也是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认识自己的平凡,然后去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坚持下去,你就会变得不平凡。

袁隆平自西南农学院毕业以后,二十多年扎根基层教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株雄性水稻,这唤起了他对专业特长的应用。与此同时,经历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的他,决心以水稻为突破口,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

袁老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成功的是没有秘诀的,但是有四点需要注意:知识是基础,汗水是实践。灵感是思想的火花,思想火花人人都有,不要放弃它。最后就是机遇,机会宠爱有心人!

对于今天许多选择躺平的年轻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契机,放慢生活的节奏,从事自己的兴趣爱好,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发热的。我们生活的本质并不是去追逐高房价,也不是追逐财富与攀比,而是要放慢节奏,找回迷失的自己。像史铁生一样,摆脱命运的束缚;像袁隆平一样,做最平凡的事,人人都有机会超越平凡。

(0)

相关推荐

  • 陈希米嫁给双腿瘫痪的史铁生:她嫁给了爱情,可惜结局却可悲可叹

    史铁生,一个双腿残疾需要做轮椅的人被大众熟知,和一篇写北京公园的文章分不开.他毫不隐瞒自己身有残疾的事情,而是把它融进了自己的作品中,把这种上天赋予的磨难,过成了一条凝重而又厚重有质感的岁月之痕.至少 ...

  • [学生作品]我与《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我与地坛>   西安爱知中学2021届17班 王欣然 记得第一次看史铁生的作品是很小的时候了.我爬上椅子,看到一本极旧的初中语文课本摆在桌上,便不禁翻开,一下子翻到了<秋天的怀 ...

  • 从《秋天的怀念》到《我与地坛》

    从<秋天的怀念>到<我与地坛> "妈妈,史铁生是20岁就残疾坐上了轮椅吗?"女儿前脚踏进门书包未放到桌子上就急匆匆的询问."是呀,你怎么知道的?& ...

  • 纪念史铁生逝世10周年|史铁生: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二泉夜读第1609期] " 明天是作家史铁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 地坛,就像是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 即使不在地坛,早已搬到了远方,地坛也已经不复从前的模样-- 但它见证了史铁生的人生中 ...

  • 【广州诗刊】No.11787期G版||悼念水稻之父袁隆平 汪默生 || 悼袁隆平 许建华

    广 州 诗 刊 欢迎阅读 <广州诗刊>作为纯文学刊物,我们旨在弘扬传统,展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冷暖.我们主要编发优秀的现代诗歌(含今人创作的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愿您能挚 ...

  • 史铁生:愿你在生命的幽暗中触摸到光

    ▲ 音乐与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调,我有谱. 愿你在生命的幽暗中触摸到光 ◈ | 史铁生 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他,爱着 ...

  • 史记·袁隆平列传

    袁隆平者,江西人也.诞于京师协和太医院.当是时,天下板荡,襁褓即从父母迁居于京.津.赣.鄂.湘.渝.金陵. 幼而岐嶷,长而聪慧,不耻下问.师授数学,曰:正正相乘得正,负负相乘亦得正.隆平不解,请教曰: ...

  • 史记 袁隆平列传

    原创张叔同2021-05-22 13:53:14 袁隆平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当隆平之生也,国家扰攘,四海不宁,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锋直指燕蓟. 隆平因从父 ...

  • 史记袁隆平传

    作者:刘备我祖 袁隆平,江西人,国士也.庚午岁(1930年)生于北平,故名中曰"平".接生者,林巧稚也.兄弟姊妹六. 幼时随父母游平津.九江.赣州.汉口. 居汉口时,一日游田庄,绿 ...

  • 史记 袁隆平传

    袁隆平,江西人,国士也.庚午岁(1930年)生于北平,故名中曰"平".接生者,林巧稚也.兄弟姊妹六. 幼时随父母游平津.九江.赣州.汉口. 居汉口时,一日游田庄,绿树村边合,桑麻瓜 ...

  • 罗兰朗诵《十三行:哀袁隆平》作者铁舞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十三行:哀袁隆平 作者:铁舞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题记: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2日讯(记者 胡宇芬)"共和国勋章& ...

  • 冯错 | 史记·袁隆平传

     刘备我祖 / 文 冯错 / 书 墨池出品 ▼  冯错书(一) 袁隆平,江西人,国士也.庚午岁(1930年)生于北平,故名中曰"平".接生者,林巧稚也.兄弟姊妹六.   幼时随父母 ...

  • 准七律* 悼袁隆平吴孟超逝世|作者贺予生|朗诵许玉欣

    准七律* 悼袁隆平吴孟超逝世 作者/贺予生 朗诵/许玉欣 编辑/琳雅(岳红华) 出品/丘山红华与生活艺术 巨星陨落天地哀, 大国顿失栋梁材, 功昭日月传万代, 名垂青史列英台. 从今国人多缅怀, 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