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4月17日|日常

公号老朱煮酒发了篇《父母须放下虚荣心: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下)》父母须放下虚荣心: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下)|嚼白句,这是上月《愿孩子好过你的世界》分享会互动部分整理。虽然每次整理都说有我无法找出的敏感词,终究通过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尊重孩子的选择。各人自有各人的命运,就像我放弃很多工作放弃很多机会放弃别人认为应该是一个光明的金光大道的东西,选择今天的生活,谁也无法干涉我一样。
父母到底是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这个是孩子成长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至于这个问题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还是依着孩子的天性,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无论如何,父母都要有共识。父母有共识后,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可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如今流行鼓励赞扬的教育方式,但也要看到,一味地取悦孩子,最后适得其反地可能性同样很大。
昨天实在太疲惫了,醒来已经7点半了,违反了自我约定之早上6点半起来。昨晚宴席开场前跑路,以及晚上没有与晓霖兄宵夜,实在是太明智了。这是疲倦克制了饕餮冲动,感谢热情的朋友的理解包容。理解包容就是一种支持。
其余日课,这两天也尽力了。旗杆立了,有了个好的开始,虽然不能说是成功的一半,至少能够为后面寻找路径累积经验教训。坚持,肚子就会消下去。
看到昨晚朋友留言,提到微信交流的一个困惑,会不会因为读书人喜欢思考的特点,彼此都过度解读了?众多相互解读之后,会不会更辨不清?
我觉得,过度解读,也正常,一般在敏感的人身上容易发生,这是诗人气质,浪漫气质,在文学创作上往往会有好作品。在世俗生活中,这种敏感和过度解读,过度联想,有可能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困扰。我自己其实也是敏感型气质,过去常常过于自我代入,联想,借用一个词,有点类似自作多情,但我个人因为骨子里比较保守,表现克制,所以,最多困扰自己。后来随着历事多了,这种过度解读,过度联想式的自作多情,也就慢慢淡了,有时回头一看,会有淡淡的忧伤,更有会心一笑。读书尤其文学作品多了之后,确实会容易代入,但是,现实生活中谨守自己生活的原则,以及遵从内心真正的指示,把这种浪漫敏感,引导到个人兴趣方面上,也挺好。
整理公号流水账。开始构思仁怀行的文案。
突然想起世界读书日将临,查日子是在一个周五。联系由新朋友,了解是否为世界读书日准备节目,或者紧接着的周六。没有安排,于是提出24日做一场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谈谈我们怎样读书,怎样选书,善读可以医愚。
跟范新兄沟通后初步确定24日准备做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范新明霞和我一起来分享。我回头做个方案。
开始写仁怀行文案。
“任何人的名声都无法长存,我们能够留下来的,只有写下来的东西。”
读到微博上甲骨文新书《DCZ》里的一句话。别说大人物,我等小人物也是如此,都想当李白诗里的汪伦呢,诸老师常开玩笑说要出现在我的文字里呢。
美女问我文章中的字意,才知道《人民的饮食》书号下来了。哦。谢谢。
看海峰说,......此处略一段。
海峰是业内人,他说,国内没有......的原因有:1)版权保护弱2)没有大型软件产品开发能力和经验。3)没有静心的“工匠”,很多......建模和新材料试验一样。4)有国外的成熟产品。
机关幼儿园幼儿学DS,嗯......
上午一个群里在谈宜兴雅达的花,朋友们买了那地的房都很满意。我在群里感慨,“终于开始后悔没好好挣钱了。”一位友人笑言,认识有钱的朋友即可。我说打秋风毕竟是给人添麻烦,心里总归不安哪。友人回了一句:朋友稀罕还来不及呢。
钱到用时方恨少。世上没有后悔药啊。哈哈。
读书。“忽而虚张声势,忽而犹豫不定”。
1898年出任英国驻印度总督的寇松,年轻时这样点评俄国首施两端的政策。其时,对于大部分欧洲观察家而言,沙皇体制的主要特色就是压制与混乱。嗯哼。
中午将昨晚剩的鸡架子配上一个尖椒,算午餐。
吃饭时读转《我的母亲》。

引文略

我觉得这些话都写得很好,也是真性情.....
关于理科对文科的鄙视,不是新鲜事。启蒙以来,除了科学理性对理性之外不可知世界的鄙薄(一次大战是第一个大耳光),更有政治上粗暴极端的痛恨和仇视。故我们文科可以停办,人人可以鄙视。其实,大多数分不清什么是文科,什么人文,什么是政治。我们的文科教育,包括基础的语文教育,都是政治教育为主。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还因为他的人文主义。
中午眯了20分钟。
醒来写小楷日课。接着小楷抄了黄仲则的诗《春暮》:
“江南三月雨,零此千花色。
啼鹃劝人归,啼莺复留客。
归既不得归,留亦安可留。
闲云及江水,浩荡相与愁。
春风吹百草,草深没行路。
草青客南州,草枯在何处。
人生尽如寄,不如沙上禽。
更听隔溪管,能伤日暮心。”
钢笔抄尼古拉·涅多勃罗夫诗《“未卜先知——痴心妄想……”》:
“未卜先知——痴心妄想!
纵使尚未洞穿未来的黑暗,
那些如烟往事的历历影像
我们终归是要带进远方
已经开了头的日记
最后一页仍是一张白纸……
怎样的记忆怎样的人物
能成为上面的鸿爪雪泥?
这张纸那么白,简直是个迷,
文字被遮住,不露一丝痕迹,
仿佛有意挑战巫师的固执,
不让他透过时间看破咒语。”
继续写文案,初稿写完,很是不满意。
凤凰网约江西一行,不过,得排时间。
读转胡兰成的《周作人与鲁迅》。胡兰成还是读懂了那兄弟俩:
“我以为,周作人与鲁迅乃是一个人的两面。鲁迅也是喜爱希腊风的明快的。因为希腊风的明快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生活气氛,也是五四时代的气氛,也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生活气氛。不过在时代的转变期,这种明快,不是表现于海水一般的平静,而是表现于风暴的力,风暴的愤怒与悲哀。这力,这愤怒与悲哀,正是一幅更明显的庄严的图画。这里照耀着鲁迅的事业,而周作人的影子却淡到不见了。
人们可以看出,两人的文字,对于人生的观点上,有许多地方周作人与鲁迅是一致的,几乎不能分辨,但两人的晚年相差如此之远,就在于周作人是寻味人间,而鲁迅则是生活于人间,有着更大的人生爱。”
过去读夏志清王德威的评价,我一直觉得,这两位生活优裕的人,是很难理解艰难尘世中的鲁迅的那种大慈悲和金刚怒的。
出门,路上读书,结果下错站了,提前一站下了,只好步行过去。
今天褚朝新来,晚上约吃饭。我看他发我的地点,大概是马义勋总安排的,所以他发我地点的时候,我说马总上个月就约我和家辉律师建光一起吃饭,说要送我打春风的机会,不过一直没排得开。朝新说马总特别提了我和家辉,但建光约晚了,有事。
那家餐厅我去过,贾伟小芳和琨哥曾约我在这儿吃过饭,这儿的菜不错。我到楼下,看楼下的水果超市拆了,工人正在收拾,我有点犹疑,在楼前逡巡的时候,恰好看到家辉律师袅袅而来,遂跟她一起上楼。
朝新另外还叫了他几位同学,还有实习生,以及小二姐和X,以及一位小姑娘H,酒是他带的,两瓶五粮液,还有两瓶茅台镇的酒。
我一开始就说向家辉律师看齐,只喝一壶,朝新笑着说不强迫,喝着看,然后给我倒了满满的一壶,就差溢出来了。
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于是又加了一壶,最后一次,加了一两,正好半斤。
按照马总夫人的说法,那个如今也长了猪肚的帅小伙的褚朝新,今晚一再期盼继续加酒,两瓶五粮液之后他是特别想开第三瓶。但我因刚立了旗杆,不敢自我废诺,坚持以五两为底线,朝新大概心里很遗憾。不过我允诺他,若到武汉或长沙,陪他一醉方休。
2019年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广州机场,他看到一个胖子在候机室读书,认定就是我,后来一路偷拍了我一些插空读书的照片。那一次,他特意带了两瓶上好的汾酒,说要跟我喝酒,结果到河内,酒瓶托运碎了,他的衣服都成了潘冬子的浸盐棉衣。那一路我们也没少喝,今晚愉快地回忆在河内就着辣白菜和在芽庄就着川味海鲜火锅喝中国白酒的场景。
酒后,与各位故旧新朋道别,与家辉在地铁站道别,我们俩不同的方向。
拼多多这两天官方补贴正版书,看很多朋友买了。我从未用过,晚上吃饭时小二姐她们告诉我怎么弄。到家,没忍住诱惑,上拼多多支付了十余次,买了好几百块钱书。不过大多是可买不用买的,以文学为主,很多读过,留存。但我最想买的书,还没找到。
读书。
午夜重温1992年《闻香识女人》,名场面探戈桥段,插曲《一步之遥》
今天晚上没能守诺,到1点半才睡,后来读书效率很低了,还是没能读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