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专刊】彭盼兮/听雨、观雨、思雨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听雨、观雨、思雨

作者:彭盼兮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三月春雨总是滴滴、滴滴下个不停,还不时伴有雷鸣闪电。
三月二十九日的上午,母亲因高血压,冠心病突发眩晕住进医院,我作为陪护员,站在八楼病房的窗前,我的目光穿过窗户,看着窗外跳跃的雨帘。雨滴轻轻的敲打着窗户,如琴瑟和鸣;亦如母亲痛苦的轻轻低诉。这样的雨悄然落进三月的情怀,在恼人的日子里,我早忘记了春雨的脚步。我凝望着天空,窗外仿佛片刻被雨包围住。春天的温润如母亲的怀抱,我拥抱着,轻吻着。原以为心可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恣意的流淌,但内心的沉闷却总是那样的悠长,悠长!
窗外的雨伴着电闪雷鸣一直下着,移步母亲的病床前,静静地看着躺在床上挂点滴的母亲,侧耳去仔细聆听落在窗外的雨声,随着电闪雷鸣的一瞬间,雨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可惜,我没有心情去仔细聆听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交响曲”———那细细碎碎地打在窗户上,敲击着不同音节的雨声。
三月二十九日就下了这么一场大雨,这场雨,仿佛比以前的任何一场春雨都要大,窗外的雨,滴滴落下,仿佛也在述说着它的哀伤。雨,在一声春雷响过之后,就这样越下越大,仿佛要把整个县城的所有都淋湿,掩埋才肯停下,周围的空气,湿湿的,被杂乱和喧嚣的声音缠绕。就是如此,一切看似平静但却那么沉闷。
我在意过很多个雨天,担心过一些行走在雨天里的人,我也怀念过很多和雨天有关的往事。如果真正静下心来去聆听一次雨的声音,雨,其实是最适合回忆。回忆是美好的,先不去管自己回忆的内容,回忆也需要一份自然的心情和放松的环境来衬托,在雨声中,回忆那些发生在雨天的故事。知道现在想来,雨天带给我们的总是有那么多开心、悸动、甚至痛苦和失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一场纷纷扬扬的雨,滴答、滴答的下着。
其实,我一直站在窗前看着这场雨。心里堆积了太多的思念,我期待着一场雨的滋润。独倚窗前,视野的远处是雨水敲击瓦片滴滴答答声,近处,雨滴尽情的敲打窗户下方的广告牌,和着雨滴敲击地面的浑浊声,和成一片。此时的雨更似江南,静静的,淡淡的。滴滴答答的雨轻击瓦砾;轻吻叶尖;仿佛也滴在心间。思绪如细雨延绵不断,让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着近却无!”
在我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些人在雨天归来,也有的是在雨天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时常把窗外的雨天看作是摆渡亲情的港口,细细密密的雨还未把天空填补的严实,就如我的心里还缺少一点亲情的温暖。失去这抹温暖的不仅是我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孤身一人守在那山丘上的父亲。无数个雨夜里,父亲承受了过多的苦难和不幸。多年前那个诀别的雨天,一转眼竟成了苦涩的回忆,苦难的源泉。
雨天,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雨天,但沉淀在心中的那份情感却越发的厚重、迫切。眼前的雨滴更加浓密了,雨水划落的节拍更加强烈了,看着楼下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我仔细地分辨着一个久违又熟悉的足音,我不知道,父亲何时会在一个雨天走进我的视线,走进空缺多年的情感巷口。
我对雨天的特殊感情越来越浓了,不管是在病房中守护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还是期待九泉之下能否回来的父亲,也不管是望着被雨水笼罩的天空而回想那些过往的烟云,还是任雨水悠悠的滴落在我的心口,冲刷那条落满足迹的心路。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站立窗前,静静地望着窗外的雨,雨不知道我的心事。其实,我是在静静地听雨、观雨、思雨,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远处屋顶上那些溅起的雨花。

作者简介:

彭盼兮,笔名晨曦,湖南平江人,在县供销工作,业余时间喜好看书学,喜欢将身边所见所闻整理。曾有小小说、散文发表在《长江信息报》《平江时报》《长城》《夕阳红》等刊物。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