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行业】万科和保利应该配置哪个?(裸K女王原创)

这周指数涨了,市净率2.05,滚动市盈率19.13,市净率的上移阻止了我想在短期内配置完个股的计划,却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低中选优”。
我的投资策略是傻瓜式的“低中选优”,当大盘整体估值处在市净率2,滚动市盈率20以下的时候,积极布局低估值股票。
将行业估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银行、保险、建筑、房地产估值最低,优先配置这些行业的股票。
今天主要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筛选配置。
第一步:低估值筛选
1)扣非市盈率小于10
2)扣除商誉市净率小于1.5
3)股息率大于3
4)流通市值大于100亿
5)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
房地产是重资产行业,家底太薄的公司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经过排序选择后,京投股份自动被排除;首开股份则是ROE不达标。
按照低估值策略,应该只看行业估值最低top3,然后择优录取,但是在查看了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后,不得不承认,有些公司被低估是有道理的,并不满足相对优的条件,反而可能会掉入价值陷阱中。
第二步:排雷指标筛选
1)股权质押占总股本比例(建议小于0.3)
2)应收帐款占扣非净利润比例(建议小于0.3)
3)分红/筹资比(地产行业至少大于1)
通过第一轮财报数据排查,荣盛发展、滨江集团、绿地控股、阳光城、中南建设、金科股份、华发股份各项指标均表现不佳,直接被排除。南京高科没有入选是因为ROE过低和应收账款占比高。
拿荣盛发展来说,不但股权质押比例高,而且应收账款占扣非利润比例也高,让人感觉安全感很低,所以都不用进行二轮财报分析了。
有朋友说绿地不错,但是应收账款比例高得让人乍舌,营收4500亿,扣非净利润140亿,而应收账款则为1000多亿,这五年来持续攀升,市场竞争实力不强,当然,这背后也许有很多理由去解释,去支撑,但是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直接排除在外。
(备注:最新沪深300指数,阳光城和荣盛发展都被调出。)
关于分红/筹资比,不是每个行业都需要大于1,比如,腾讯控股,基本上不分红,毕竟年增长率在40%上,不把利润投资在自己身上就犯傻了。但是房地产行业则不同,如,万科和保利,这9年来净利润增长率明显低于营收增长率,而且总资产也增厚了很多,需要分红来优化ROE。
我们来看看,过去这些年,他们给股民分的钱和从股民这里要的钱,孰多孰少?
拿绿地控股来说,股民们这些年给他投资了1块,然后他给股民了0.26元;再看万科,股民给了他1块,他给了股民3块,孰好孰坏,立见高下。
第三步:行业指标筛选
1)9年扣非加权ROE
2)5年总资产倍数/5年总营收倍数
3)营业收入/股东权益
首先,排除金地,原因如下:
1)过去9年,金地ROE最低,不到15%,虽然毛利率、净利率都比万科、保利高,一方面因为其本身盘子就小,增长幅度自然大;另一方面,营收、净利润增长不稳定,忽高忽低,取平均数并不科学。
2)金地营收增长速度不及资产速度,营业收入不及股东权益,盈利质量没有万科、保利高。
然后,万科VS保利
1)运营效率:万科优于保利(通过周转率对比)
2)盈利质量:万科优于保利(通过营收/资本、营收/股东权益、净利润率对比)
3)公司估值:保利优于万科(通过市净率、市盈率对比)

区域上,保利的优势在华南,万科的优势在华东,特别是上海。这里顺便提一下万科物业,目前在整体营收占比并不高,利润占比不到3%,如果上市,以未来10年年均15%的增速测算,估值在116亿左右。
(另外,房地产行业,也会看净有息负债率和土地储备两个指标,但对低估策略整体影响不大,暂不做单独分析。)
第四步:价值指标筛选
1)约翰聂夫率:(预期净利润增长率+股息率)×100/市盈率大于0.7
2)邓普顿率:总市值/五年后的净利润小于5
3)施洛斯率:净营运资金/总市值小于1
4)估值倍数:未来10年净利润/总市值大于1
(结合盈利质量,房地产行业发展,建立“万科未来10年年均增速7%、保利未来10年年均增速6%”的假设)
从安全系数角度考虑,保利优于万科。

结论:
那么房地产行业,配置万科还是保利?
保利在估值、安全系数上优于万科,且市值较万科小;而万科在盈利质量、运营效率上优于保利,品牌溢价高。成年人的世界不需要选择,可以两个都配置,有港股账户可以配置万科H股,估值比A股低。关于仓位配置,建议分批购买,越跌越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