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经》色彩鼠毛色初探

鼠毛作为颜色词在中国传统文献里极为少见。连鼠色也不常见。
鼠色或鼠毛到底是什么色?众说纷纭。中国古文献里常有“雀色白,鼠色黄”的说法。但大众认知鼠色是灰色或褐色的。
《台湾文献丛刊079 台湾私法债权编》第二章债权各论
... 二十四文 内港担夫工资十二文一、灰布(鼠色棉布)一捆付外港担夫工资四十文
《红楼梦》里有很多记载银鼠皮,可将这个毛皮颜色称作“银鼠色”。所谓“银鼠色”也就是借用的冬季银鼠皮毛的颜色。
《红楼梦》第八回: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髟赞}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第四十九回: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裉小袖掩襟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妆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第五十一回:凤姐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也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花刻丝银鼠袄,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凤姐笑道:“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赏的,倒是好的;但这褂子太素了些,如今穿着也冷,你该穿一件大毛的。”袭人笑道:“太太就给了这件灰鼠的,还有件银鼠的,说赶年下再给大毛的呢。”
银鼠色本是中国色彩,但由于未有文献及图片资料,以致国人对银鼠色不甚了解。倒是日本把银鼠色列为日本色彩,但颜色弄错成灰色。
清黄遵宪《日本国志》卷十三 职官志一
... ,大钮扣径七分,金制,亦刻五三桐。下衣用鼠色绒,小钮扣径五分,亦以金制。数无定制。裤 ... 用鼠色绒,两侧章施无地单线。阔一寸。等级标条: ...
清《说唐三传》第八十一回:... 满,依原上山,修成正果。你到半路,遇着穿鼠色衣、尖嘴微须的黑面道人,枭了首极,前去 ...
日本对鼠色到是极为喜爱,中文就:(深)灰色。日文就:「鼠色(ねずみいろ)」。
日系喜欢用“鼠色”,源自江户中期(德川时代)。或许只当老鼠为万物之一。


如“蓝鼠”“薄鼠”“梅鼠”“樱鼠”“鴇鼠”“薄雲鼠”“源氏鼠”“紺鼠”“紅消鼠”“濃鼠”等,有“四十八茶百鼠”(しじゅうはっちゃひゃくねず)一说,鼠系列的颜色都不是华丽的颜色。
中国对鼠色的使用基本上仅有“银鼠”和“鼠灰”两种。
清《醉茶志怪》第2部分
醉茶子曰:鼠之为物,蠢然耳,乃物老而精,公然为怪。予乡有供五仙像者,其神为胡、黄、白、柳、灰。胡,狐也;黄,黄鼠也;白,猬也;柳,蛇也;灰,鼠也。予谓此五者何以分五色,客曰:“白黄是其本色,灰为黑而柳为青,然胡可为赤乎?”予曰:“可,《诗》云:莫赤匪狐。”客亦为之粲然。
好在终于找到清朝手抄本《布经》有鼠毛染色用料的记载:
鼠毛 象斗三斤、青矾六斤
这是染鼠毛色的记录。
象斗,应该是橡斗。橡树的果实壳。染料学名是“皂斗”。亦作“皁斗”。柞实。可染黑色。也称橡斗。


古籍记载众多:
唐《周礼注疏》卷十
... 生之属。皂物,柞栗之属,今世间谓柞实为皂斗。膏物谓杨柳之属,理致且白如膏。”玄谓膏 ... 皂,故引今世犹谓柞实为皂斗为证,其栗虽不得染皂,其皮亦皂斗之类,故与柞同为皂物也 ...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果部
... 橡实 释名 橡斗、皂斗、栎、柞子、茅、栩。 气味 实:苦、微温、无毒。
宋《诗缉》第2部分
... 人谓栎为杼或谓之为相其子为皂或言皂斗其殻为汁可以染皂谓栎为杼五方通语 ...
最早记录于《呂氏春秋》26
... 頭也/一名雁頭生水中冬日則食橡 栗橡皂斗也/其狀似栗。
皂色即黑色。用皂斗染黑色,是需要加青矾做媒染剂才能达到。《布经》里记载青矾的数量是皂斗量的两倍。
古代的皂色与今天的黑色还是有些距离。比黑色略浅,还夹杂着其他颜色。
据笔者染色结果来看,按布经里的方法染出的“鼠毛”色是黑褐色,或者说是深灰褐色。这个结果是与鼠毛颜色相似的。
就笔者经验来看,染出这个颜色非一次染色可以达到,应该是二次或二次以上才有最后的效果。起码是两媒两染的工艺。
温度60-80度,时间60min。
皂斗是中国古代染黑色或褐色用的最多,时间最早和最长的染料。来源广泛,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值得延续。
《布经》记载的鼠毛色用料给我们提供了真切详实的记录,真是非常难得!
染匠黄荣华辛丑年二月初二于越城中纺院江南分院
这是作者正在写作的《布经色彩考》艺术中的一篇,有删节,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欲专业学习传统天然植物染色技艺,可报名参加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在北京国染馆举办的《传统植物染色专研班》。今年首期班将于四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宋庄开班。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