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童话心理学?理论书单已备好

女巫为什么必须得死?

王子和公主为什么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为什么发生危险的总是大森林?

为什么最傻的小儿子总是获得成功?

这些问题大家是不是都好奇过,小时候百听不厌耳熟能详的童话,在长大之后却突然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而且我们还会慢慢产生“童话真的适合孩子们看吗?”“给女孩子讲公主的故事,是否对她们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等等疑问。

那么童话的好处有哪些?负面的影响又有哪些?如何从理论学术的角度理解童话呢?这些书单不妨一看。

图:Kay Nielsen

这篇文章里孔阳君从童话心理学方面整理了一个理论书单,并在最后补充了一些从其他角度理解童话的专业性书籍。祝大家阅读愉快!

如果有需要补充和指正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

所有的书点击图片均可进入豆瓣页面。

 00 入门 

儿童文学理论入门

在正式安利之前,先介绍一本儿童文学的入门书: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的《儿童文学的乐趣》。

这本书非常系统理论化地介绍了儿童文学概念和范畴、儿童文学阅读与接受、童年概念、儿童文学与市场、儿童文学与意识形态、儿童文学基本文类及其特征等等方面,十分翔实全面。

推荐★★★★★

01 弗洛伊德心理学 

在童话心理学研究方面,主要采用的是20世纪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人的精神分析方面的理论。

此外,由于童话最初从传统民间故事发展而来,因此有的研究传统民间故事方面的理论也可以作为参考。

布鲁诺·贝托海姆(Bruno Bettelheim)《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与价值》(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

布鲁诺·贝托海姆主要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童话,他沿用了弗洛伊德学说中关于人格的三个层面:本我、自我、超我,对《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童话做了分析,提出了儿童阅读这些童话时潜意识层面所受到的影响,以及阅读童话对儿童产生深远的意义等。

童话跨越了时空还在被人们口耳相传,被不断改编和研究着,体现了它们的经典地位,也说明童话本身有着没有被时间磨灭的魅力。无论是形式上三遍重复所带来的韵律感,还是主人公遇到数次困难,却总能有惊无险地成功,带给孩子们冒险的初体验。孩子也像童话的主人公一样,也是一个从人格不断成长统合的过程,这本书肯定了童话的意义和价值。

推荐★★★★★

[美]谢尔登·卡什丹

《女巫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塑造性格》

The witch must die:the hidden meaning of fairy tales

为什么女巫一定得死?

作者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认为:女巫象征着读者内心的弱点与缺陷,诸如虚荣、贪吃、妒嫉、欺骗、贪心等等,女巫的死,意味着正义战胜邪恶,帮助孩童克服内心的冲突。

推荐★★★★

这里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精神分析研究显然易见的好处是通俗易懂,但是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多是站在男性的角度建立对女性的假说,例如提出了女性版的“去势焦虑”,所以一直被女性主义研究者认为存在对女性的偏见。关于相关批判的书在本篇文章最后有提及。

02 荣格心理学

采用荣格的童话心理学研究者有约瑟夫·坎贝尔、诺斯洛普・弗莱、艾伦·C·知念、河合隼雄、玛丽-路易斯·冯·法兰兹 、维雷娜·卡斯特等。

荣格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学说,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原型等理论。

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共有的,梦和文学中表现的集体无意识的意象成为原型。因此采用荣格学派精神分析的学者大多从原型意象的研究出发,探究童话中所隐含的人类潜意识里共通的部分。

[美] 约瑟夫·坎贝尔

《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作为美国著名比较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他所写作的《千面英雄》影响十分深远。他从全世界几乎所有神话系统中与英雄历险相关的故事,并从中揭示出相同的英雄原型。

《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就坦言自己在创作时深受坎贝尔的影响。此外,坎贝尔的《神话的力量》一书也推荐一读。

推荐★★★★★

艾伦·B.知念(Allan B.Chinen)

《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

《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

《大人心理童话》

《拯救王子的公主》

分别以童话中的男性、女性、中年和老人的形象为专题,出版了“童话与心理学”四部曲。

推荐★★★★

[日本] 河合隼雄

《童话心理学》

(昔話の深層)

《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

(昔話と日本人の心)

河合隼雄是日本荣格学派心理学者第一人,他不仅从事研究心理治疗,同时也对日本及世界民间故事、童话、幻想小说等童书均从心理学角度做了分析。

他还运用荣格心理学分析日本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揭示了日本人独特的心理构造的书有《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日本人的神话与心灵》等。但是有些论证缺乏严谨的论证,但是能给读者提供一些看问题的新角度。

推荐★★★★

玛丽-路易斯·冯·法兰兹(Marie-Louise von Franz(

《解读童话》(台湾版译名)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

作者师承荣格,主张以“原型”理论解读童话。书中以《三根羽毛》为例,从结构、象征、版本比较以及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等原型角度对童话进行了讨论。可以作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童话解读入门书。

推荐★★★★★

[瑞士] 维雷娜·卡斯特

《童话的心理分析》

卡斯特·维雷娜是荣格心理学派著名心理分析家。本书原是作者关于童话在治疗中意义的讲稿。她选了6个不同的经典童话,并以例子说明它们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将童话应用到治疗过程中。

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荣格心理学分析童话时,虽然理论可以揭示了人类普遍的潜意识的部分,但是也容易产生忽略每个文化历史的特殊性。例如河合隼雄就指出了西方和日本人心理构造的不同,因此能否采用相同的理论解释全世界各地的童话的问题,就需要引起注意。

尤其像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中国,情况更为复杂。中国人的心理构造是否符合西方的理论原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殊之处?中国人在读西方的童话时,心理上是否会产生不相容的矛盾?在赞同荣格心理学对童话分析的同时,也最好对各民族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进行思考。

03 社会历史角度

除了上述研究者从心理学方面对童话进行研究,下面的理论则是从其他角度对童话研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英] 杰克·齐普斯 (Jack Zipes)

《冲破魔法符咒:探索民间故事和童话故事的激进理论》 (Breaking the Magic Spell:Radical Theories of Folk and Fairy Tales)

《作为神话的童话/作为童话的神话》(Fairy Tale as Myth / Myth as Fairy Tale)

杰克·齐普斯,当代西方儿童文学和童话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语与比较文学终身名誉教授。他从历史与观念、政治、大众传媒等提供了童话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从童话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揭示童话中所蕴含的“神话”内涵。

作者对经典童话的改编有非常多的研究,并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传统故事进行再解读,提供了一些对童话批判的新观点。

推荐★★★★★

[美]罗伯塔·塞林格·特瑞兹

《唤醒睡美人——儿童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声音》

书中主要涵盖了儿童文学中女性主义评论最基本的概念:传统的性别角色与主体性,并涵盖了更为复杂的声音、群体与叙事结构等理论。

由于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女性的地位等。所以有些童话中呈现出女性的弱势地位,以及刻板化弱化的女性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给孩子读很多王子公主的童话,很容易让她们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固定的意识,产生性别偏见。

睡着了的“睡美人”意味着女性发声权利的丧失,因此如何“唤醒睡美人”,让女性从沉默中觉醒起来,帮助形成女性的自我意识,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推荐★★★★★

 延伸阅读 

童话的研究不仅是童话本身,从作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形式之一的民间故事发展而来。因此研究童话还可以参考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文学形式的研究。

[俄罗斯]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家普罗普探究了民间故事结构的规律性,以100个俄罗斯故事进行形态比较分析,从中发现神奇故事的结构要素及其组合规律,即31个功能项,以及这些功能项的组合规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

现在提到故事结构时必提到到书之一。

推荐★★★★★

[美]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 / 比尔·莫耶斯(Bill Moyers)

《神话的力量》(The Power of Myth)

和《千面英雄》是一个作者。这是一本访谈录,虽然很多地方并非给出了详细的论证过程和理论依据,但是给出了非常多有启发的观点。

喜欢《星球大战》的朋友读坎贝尔的书一定能找到很多和电影人物、情节相对应的地方。

推荐★★★★★

下面补充的是一些尚未翻译到大陆的书。如果在海外方便接触到这些原文原籍的书不妨一看。

玛利亚·塔塔尔(Maria Tatar)

The Classic Fairy Tales

《经典童话》

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

Fairy Tales and the Art of Subversion

《童话和文化的颠覆》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fairy tales

杰克·齐普斯是一位多产的研究者,他研究很多经典童话在现代的改编,站在社会历史的角度对传统故事进行再解读。

其它没有翻译的日文书也很多,诸如森义信的《童话的深层——从历史解开童话之谜》(メルヘンの深層―歴史が解く童話の謎)、铃木晶的《格林童话——童话的深层》(グリム童話―メルヘンの深層)、久保良英等著《民间故事的深层心理学》(おとぎ話の深層心理学: グリム童話、 御伽草子のフロイト的解釈 文学と精神分析)等等,由于不是全部看过,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份书单列到这里,如果有好的书推荐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阅读!

来自森林的信

整理了两周的书单终于呈现给大家了,希望对大家有多帮助。由于“童话与绘本之森”的小伙伴们的各种原因,很难抽出固定精力维持文章的推送。所以推文数量会有所减少,希望大家谅解。

非常感谢这段时间孔阳君认识了子葭和早早两位小天使小仙女,一起共度了一段努力又美好的时光。现在大家也都需要这片大森林里进行一下心灵的小憩,蓄足精力,准备迎接下一个更好的自己。大家也互相支持对方的梦想,这里仍然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

还要感谢大家对公众号的支持和喜爱,其中还不乏各路大神、编辑、插画师、童话写作爱好者,让我们感到受宠若惊。很多很多暖心的留言,给了我们很多力量。

希望这片森林一直都是源源不断的生产爱的地方,希望人和人的心都由关爱连接在一起,希望每一个温暖的人都能被温柔对待。

孔阳君敬上。

童话与绘本之森

点击图片

即可查看原文

孔阳君

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广告学系,现于日本就读儿童文学研究专业。

曾在日本绘本作家伊东宽、石津千寻老师指导下学习绘本创作。知乎同名专栏“童话与绘本之森”。

童话与绘本之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