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严安林:正确处理好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五对关系
相关推荐
-
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发展逻辑
近年来,国内对于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全国范围内相关研究机构和智库纷纷建立.如何从方法论.认识论的角度做好区域国别研究,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等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学界深入 ...
-
姜龙范:突破国别和区域研究创新发展的学科壁垒
新时代全球性议题的涌现对国别和区域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综合性.宽视野的学术要求,只有具备跨界融合思维的复合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才能满足加强基础研究和智库建设的人才保障需求. 标题:突破国别和区域研究创 ...
-
王向远:“区域研究”的学科建构及基本理论问题
摘要 区域与国别的关系.区域研究与国别研究的关系.区域的建构性.区域研究的特性模式与宗旨等问题,是区域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区域"作为一种研究领域,与"国别"有 ...
-
突破国别和区域研究创新发展的学科壁垒
全球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迅猛发展对国别和区域研究提出了跨学科.综合性.宽视野的学术要求,只有培养一大批具备跨界融合思维的复合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才能满足加强基础研究和智库建设的人才保障需求.当前条块分 ...
-
【世界知识】国际区域学思考(三)
每天与你一起 平实理性看世界 从地缘角度来认识,国际区域是一种自然属性,并不拥有独立国家的法定边界,而主要是基于多种要素的链接,从而形成诸多共享的区域性资源和利益.从国家认同的角度看,则是基于利益的考 ...
-
讲座预告 | 时代大变局下中国区域国别之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双向建构
亚太论坛第120讲 时代大变局下中国区域国别之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双向建构 主讲人 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政治学专业教指委委员,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商务部经贸政策 ...
-
严安林:大陆坚持四个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前行 #海峡新干线 #两岸 #台湾
严安林:大陆坚持四个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前行 #海峡新干线 #两岸 #台湾
-
学科建设 | 从“淡”与“澹”说起——高等书法教学中的“书法文字学”教学芹献
作者/李庶民 <大学书法>2020 年第 3 期刊有王赢老师<对当今高等书法教育"书法文字学"课程的思考>(下面简称<思考>)一文,对" ...
-
林志纯、周谷城、吴于廑三位学者重视从一手材料开展古典文明研究,共同推动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体系建立,呼吁填补我国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以及西方古典学的空白,他们合作的初衷并不仅仅在于学科建设本身,而是立
世界古典文明史学科的创建及推动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8-05 13:29作者:张绪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林志纯.周谷城.吴于廑三位学者 ...
-
安丽哲:边界与融合——艺术人类学与艺术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反思
作者 安丽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编者按 艺术人类学与艺术社会学是艺术学体系中新兴的分支学科.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在二者的学科建构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共同探讨.第一,在学科归属问题上,二者都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二)——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一)——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陈春声:学科建设的根本是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培养
5月6日,中山大学召开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工作会,聚焦"十四五"期间学校人文社科学科发展与建设.20位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委员参会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从 ...
-
校友会202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排行榜,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一
中国哪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最强?哪些高校最有希望入围下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2021年全国高考即将到来,为了给全国考生报考"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
【衡道丨干货】直播回顾:基层病理科学科建设几点体会
从县级医院病理科相对薄弱的现状出发,衡道医学新媒体特开展<县域病理发展之道系列专题--高手主任谈病理科「如何升,才有道」>课程直播活动. 现对上一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病理科章任兵主任的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