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背后——从土门到常山的峥嵘记忆
相关推荐
-
大书法家的一篇文章牵扯出一段大历史,现在这篇文章是稀世珍宝
一代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都成了稀世珍宝. 今天我们要说的的这篇文章,乃是颜真卿的泣血之作,它不仅表达了颜真卿的深厚感情,还隐藏着一件历史大事. 这篇文章就是<祭 ...
-
孙鹤教授颜真卿讲座视频观后
瓜瓜君按:本文是我的一位叫作富贵的朋友写的.这几天,网上流传的批评孙鹤教授的文章,大都针对其念错"刾史"而发.本文第一段也提到这点,后面则是针对完整版的孙教授讲<祭侄文稿&g ...
-
什么是《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其借给日本为何引发争议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4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提到唐朝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会想起颜真卿所写的<祭侄文稿>.那么<祭侄文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
梁巘行书临颜真卿 祭侄文稿 镜心
東海書畫2020-04-06 05:16:00 梁巘(1710年--1788年后),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里夏候巷街(现夏候小学西跨院),殁后埋葬在十九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
清代,王顼龄书法<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祭侄...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 ...
-
鲜于枢行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戊子(1288年)十月九日鲜于枢拜手书
-
清代王顼龄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常与汪琬.朱彝尊等上下议论,通晓典故,人称修史良才.后升侍读. ...
-
【书画欣赏】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 ...
-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初,进任太子太傅.著有< ...
-
鉴赏|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祭侄文稿|祭书法
来源:中国艺术期刊 颜真卿<祭侄文稿> 行草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