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造像艺术与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博物馆举行
相关推荐
-
杨泓:中国石窟寺考古学关于佛装研究的新进展——介绍陈悦新著《5~8世纪汉地佛像着衣法式》
季庚先生(宿白)在建立中国石窟寺考古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徐苹芳师兄曾将季庚先生阐述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内容和方法,解析成四个研究程序,即一.考古学的清理和记录:二.洞窟.造像和壁画的类型组合与题 ...
-
【每天老照片】-1万-4139-1914年四川巴中老照片 百年前的水宁寺石窟风貌
分享一组1914年四川巴中老照片,一览百年前的水宁寺及石龛,照片由谢阁兰摄. 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法国著名诗人.作家.汉学家和考古学家.其一生与中国结下 ...
-
云冈石窟掠影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十里河的北岸.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正光年间,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小造像51000尊. 石窟规 ...
-
从陶佛眼到昙媚造像题记:云冈博物馆巡礼下篇
从陶佛眼到昙媚造像题记 云冈博物馆巡礼下篇 云冈博物馆馆内所展示的文物,多为建国后云冈石窟窟前.山顶历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也有近年来征集到的流散文物以及从海外回归的文物.目前,馆展文物约500余件, ...
-
《寻蜀记》:史书外的四川
大众熟悉的历史,往往是以通史的方式书写.比如,汉朝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延续400余年,其历史被缩略在<汉书>与<后汉书>中.史学家分配给蜀地的章节,则更为有限.直至 ...
-
巴中石窑
位于四川北部的巴中石窟精美绝伦,然因地处偏远而鲜为人知.它是唐代长安石窟模式在四川传播的源头,其影响下达于宋代的大足石刻.因而欲了解西南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源流,巴中石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位于巴中 ...
-
广元古蜀道上千佛崖,四川规模最大石窟群,很多造像却为何损毁?
广元古蜀道上千佛崖,四川规模最大石窟群,很多造像却为何损毁?
-
杜斗城丨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艺术之印度、新疆
9月24日上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杜斗城教授应邀为北京大学师生做"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艺术"主题讲座,此次讲座是本系列讲座的第一场. 杜斗城教授讲话风趣幽默,刚上台就说:&q ...
-
工人维护宋代观音,不小心触发机关,考古专家打开暗格后大喜
佛教作为我国最广为流传的外来宗教,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一系列本土化后,成功地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教. 在我国,许多著名的高山几乎都与佛教有关(当然也有一些是与道教有关),也有许多景区干脆就是以佛教寺庙闻名.在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文学:志人志怪小说,如<世说新语><搜神记> 雕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绘画: 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 ...
-
第十一届《中医药文化》学术工作坊——“敦煌医学与丝路文化交流学术论坛”成功召开
2021年10月15-19日,第十一届<中医药文化>学术工作坊在敦煌莫高窟敦煌研究院成功召开.本次工作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药文化>中英文刊编辑部联手敦煌研究院 ...
-
《文化安顺》《安顺城记》特稿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文化研究” 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年第42期(总639期)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文化研究" 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祎家 杜应国 <安顺城记>出版以后,逐渐引起省内外学术界的关注.2021年4月25日,以该书的出版为契机,北京大学中文系 ...
-
大咖来泸| “宋代石刻与宋代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下月7日在泸召开
2017-11-29 17:23 泸州地处四川南部,建制两千余年, "西南要会"的泸州在宋代成为沃野千里.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商贾辐辏.五方杂处的富庶之地,号"汉夷门户& ...
-
学术会议|“艺术教育与艺术审美新趋势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12月22日,由全国美育联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指导,哈尔滨师范大学承办的"艺术教育与艺术审美新趋势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举行.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 ...
-
拇外翻精微矫形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保髋医院拇外翻矫形中心圆满落幕
2021年5月22日,关于"拇外翻精微矫形学术研讨会"在成都成功召开并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由成都保髋医院拇外翻矫形中心资深矫形专家谢亮主任领衔,还特别邀请到了来自石家庄第三医院的拇 ...
-
委内瑞拉中国研究协会:专注中国研究,深入推动中委学术与文化交流
近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专家会员诺伯特·莫利纳·梅迪那(Norbert Molina Medina)向CCTSS介绍了他担任主编的委内瑞拉中国研究协会及其刊物. 委内瑞拉中国研究协会(AVE ...
-
星龛奕奕翠微边 | 北魏的佛像长这样!原来佛教造像艺术也有过“幼稚”的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朝佛教艺术倾向于汉化与南朝风格,褒衣博带与秀骨清像是核心特征.东西魏与北周.北齐时期,鲜卑旧贵族掌权,外来风影响更加强烈.隋代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政治格局,拉开了佛教造像艺术全新 ...
-
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原创大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10余件(套)绘画、造像、雕刻及文学图像,呈现明清时期和谐共生、融会贯通的中华文化群像
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展长沙开展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3-19 09:14 "众流归海--明清时期的人物图像与文化融合"原创大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邓霞 摄中新网长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