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2诞生记【我们的声音记忆】第八章:苦尽甘来

在这里,与我们一同创造属于你的声音记忆。

···················

《我们的声音记忆》专栏是由

前REECHO余音耳机产品经理、趣听耳机测评创始人

Gou主编 所写的一个关于

[SonicMemory 声音记忆] 音频品牌的

产品诞生日记 记录关于这个品牌的点点滴滴

本期内容信息量较大,请慢慢观看:

第八章:苦尽甘来

(1)船到桥头自然直

上一次给大家做“工作报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似乎我很少再和大家聊起SM2的事情了,似乎好像狗鞭想放弃这个项目了,但你狗鞭是说放弃就放弃的人?搞笑,这浑水再浑我也要淌。

其实从五金设计到打样,以及调音就耗费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直到现在其实五金外壳还没有做出样品来,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狗鞭连SM2的真身还没见到,主要是我的要求太多,又有很多地方不是很好加工,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

许多群友已经开始出现幻觉,仿佛已经拿到SM2

我能感受到大家对于SM2的期待,因为真正由狗鞭做的东西,不会让你们失望。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SM2给你的绝对是惊喜

(2)慢工出细活:

我不知道我说了多少次这句话了:“慢工出细活”。SM2的一切都很慢,这是诸多原因带来的。首先狗鞭目前只是一个人在搞一个产品,并不像之前一样是有完整团队的,那么一个人就要完成产品设计跟进、供应链、营销、采购等等一系列事情,虽然这看起来好像是很多工作,但是放到较长的时间线上,仍然还是可以搞定的。

毕竟在此之前,狗鞭也差不多把这些事情都已经做了个遍,所以搞起来仍然是轻车熟路的。从去年八月SM2正式立项以来,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从夏天到另一个夏天,SM2还是没有出来。虽然我到现在还是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到来时间,但是请你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把一个完整的SM2交付与你。

慢工出细活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包括产品的包装设计,产品的配件,声学的设计等等一系列,其实我要求挺高的,所以能达到这些要求,并不是一个拍拍屁股就能完成的事情。于是,在内蒙的我还是觉得太拖沓了,必须要干点什么。

(3)声学设计OK:

SM2整个产品的供应链全部都在广东,而三分之二又在东莞,这没什么好隐瞒的。我一直秉承着“小厂无技术”的理念,大家都是供应链整合商,就看谁能把这些看起来现成的资源,整合的更加完美,更加理想罢了。当然你狗鞭还是有足够信心的。

好地方

所以我在4月17日就去了广东,当然我的第一站并不是东莞,你们想多了。由于声学部分还是有很多事情没有解决,包括调音搞得第一版SM2的声学样机也让人觉得完全无法接受,因此我去了珠海,找到了牙仔。幸运的是在我去找牙仔的这几天时间里,刚好也是他不太忙的这段时间。

抓牙仔

趁着这几天牙总有空,我们俩就在它的实验室里彻彻底底的捣鼓了三天,光给SM2用来打样的外壳就报废掉了40多套,结构也一改再改。还好3D打印机就在身边,可以上午做好结构下午就拿到腔体着手调音。因为牙仔原先给SM2开发的单元本身性能就足够优良,所以曲线不太理想主要还是结构的锅。

所以相比起最开始的手板来说,SM2在结构上做了很多改动,比如将导管的长度缩短,开口加大。但是这样一来会影响佩戴的舒适度,又再一次的将导管适当加长做到不影响声音的状态,反复调试了非常多次。

SM2样板采用量产型DLP 3D打印机制作

主要是我对SM2声音的要求太高,毕竟扣细节一直以来都是我擅长的地方。为了不让SM2尽可能的参杂Widing的调音风格,但还要发挥出Widing声学技术的优势出来,这就让牙仔很抓狂,但好在我膝盖比较硬,磕头次数较多的情况下,还是在三天之内硬着头皮把SM2的调音和声学结构搞定了。

所以说,你说调音他很难吗?看起来不太难,无非就是单元和阻尼的事情。你说他不难吗?看似简单的声学结构背后是牙仔近二十年来的设计经验支撑。

我依稀记得拿着SM2的图纸去五金厂打样的时候,五金厂的结构工程师看到后直呼内行。你能想象一个导管倾斜角度很大的斜入耳、绕耳式耳机,仍然为了保证声音品质,还给你做成直通式腔体的吗?而腔体的容积,大小,都是牙仔用有限元分析出来的,只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好吹的。

牙仔在给SM2调整结构设计

所以到目前为止,SM2的声学设计方面就告一段落了,如果这期间没有Widing和牙仔的支持,恐怕我想要的那种声音到现在也无法听到。按照计划,5月份就可以制作出一批基于塑料材质的SM2声学样机,可以给大家听到了。不过声音仍然还会和SM2最终版有些区别,但是大体风格走向上已经确定,无须担心。

什么?你要频响曲线?想得美。

(4)视觉设计OK:

狗鞭其实是一个对设计极其看重的人,我认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好的视觉设计一定不能少。虽然这样你会认为我在包装上铺张,这成本最终还不是用户来承担?对,没错。好看的设计你也是看在眼里的,而好的设计方案,我也是真金白银掏了钱的。

所以从说明书、包装封套、包装创意设计和一些附件的配套,全部都是自己设计的,尽可能的不去用一些市面上的大通货。

所以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承担这次SM2视觉设计的服务商:Our设计工作室——一个由两位年轻95后美女设计师所创办的设计工作室。而这次SM2看起来简单、饱满的设计,离不开她们的辛苦付出。

设计支持

我依稀记得,一个简简单单的包装外封套,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跟进到晚上12点,才终于设计完成。设计不单单是设计师审美和创意的体现,更是一个合格甲方给予的足够自由度。我一直以来都坚持让设计师自由发挥,不画蛇添足的原则。

所以这次SM2的周边视觉设计已经完成,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到SonicMemory的群相册内具体查看,我届时会把可以透露的内容放到群相册当中。

记住这幅画,它将是SM2的一个重头彩蛋

(5)周边配件OK:

其实在SM2的声学设计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个很核心的东西一直没有向大家透露。众所周知,一条耳机能发出好的声音,不单单是有好的声学设计、单元和线材,那个最容易被忽视的耳塞套其实也是重中之重。

因此,我们特别为SM2设计了一款耳塞套,一共四个尺寸

当然,这个耳塞套我们已经完成了模具的开发,也做了第一批试产打样,去和SM2匹配,可以有效地优化高频的响应,避免过多地损失高频。当然我后来发现这个耳塞套也可以用在其他耳机上,达到相同的效果。

为SM2开发的升级线套装也完成了研发,投入打样试产阶段,到时候样品出来了同样会给到大家巡回体验。所以一切都在稳步进行,只是我手里现在暂时还没有现成的样品,所以没法给大家看到。

当然,线材的一个小五金你们可以先过目一下

很多友商喜欢给产品配一条很差劲的配机线,然后再让消费者额外购买一条升级线,从而实现“更好的声音”。虽然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太厚道,所以SM2的原配线材就提供一条5N+6N单晶铜线材,并且采用了喜闻乐见的尼龙网布编织,耐用度和品质都能保证。

至于升级线嘛,还是要做的,升级线更好的道理谁都知道,但我认为这并不是配一条差劲的配机线的理由。

SM2配机线的线芯(负极5N OCC+正极6N OCC)

(6)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你完全可以觉得我现在只是在和你吹牛逼,没有关系,毕竟我还没有把东西拿出来。但是我相信,当SM2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一定会让你掏钱掏的心服口服。与其一天到晚的扯什么“内卷”,倒不如说是不求上进。

难道千元级耳机都只能做成那样子?声音没办法突破?质感没办法做的更好?还是设计不能做的让人更喜欢?甚至配件不能更良心?我觉得不是。

我们只不过是在温暖的襁褓里待的太久了。

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期待,记住,这永远都是我们的声音记忆:

现在SonicMemory内测群已有188人参与,下一个人会是你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