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拍马屁’一词的由来兼论魏忠贤其人(随笔6)赵书成

谈'拍马屁’一词的由来兼论魏忠贤其人2009.6.8

“拍马屁”一词,已成形容阿谀奉承,巴结上司,讨好他人的精典语汇。几近家欲户晓,人人皆知。此词来源于何处,都与赞马有关,最有意义的是来源于魏忠贤。

史传,天启年间,有次天启皇帝朱由校,闷闷不乐,不高兴。魏建言:赛马。于是,皇帝下诏,九月九日举行赛马会。重阳节这天,京城武官,全部参加。随着号炮声响,万马奔腾,蔚为状观,随即差距拉大,众武官挥鞭疾刺,鞭断拳擂,但魏并不挥鞭。起跑时,仅在马屁股上,轻轻拍了三下;中途亦不择鞭,又是轻拍马屁股。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朱由校问魏忠贤原因,魏跪言:奴才的马非神马,要马跑的快,就要顺马性,说穿了三个字“拍马屁”。

此语,就一直流传至今。同时,也融汇了魏忠贤一生的人生经验,给“拍马屁”又赋于了新的内涵与意义。于是,“拍马屁”一词,就成了一句经典俗言。意义、所指、好恶、内涵,人人明白,也算魏忠贤的一大贡献了。

随后,魏忠贤就凭拍马屁青云直上,权倾敌国,威可敌神。

魏忠贤何许人也?其实,只是一个宦官而已。断头政治(不上朝,不理朝政)皇帝朱翊钧死后,儿子朱常洛继位,在位三十天,一命呜乎,十六岁的儿子朱由校便当上皇帝。魏是其孩童时代的阉人玩伴,就靠拍马屁,走向了权利的颠峰。担任了司礼太监,凭着拍马屁,又一步步培植起了自己的恶势力,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众。堂堂宰相还不入其列,可想其烈之胜。接着,就消灭异己。其手段之残忍,不亚于历史上任何酷吏。包括监察部长(左都御史)杨涟,诬入诏狱,迫害致死,残不能言……在此情况下,口含天宪者,已是魏而非皇帝了。所以,有人就用拍马屁跟进。浙江巡抚潘某,就为魏建生祠,继而全国仿效。更有胜者,将魏立于文庙,魏本身是文盲,讽刺之大可谓空前。

魏当权七年,在建生祠的第二年,一六二七年,随着朱由校的突然死亡,阉党系统人物,立即垮塌,先后自杀或被杀。但明王朝的根基,已被掏空,贪污横敛,鬻爵买官,债官债帅,赤地千里,饥民互食,官逼民反,如火燎原,势不可挡,在全国漫延。特别是在闯王李自成的领导下,“迎闯王,不纳粮”。起义军,不到两个月,攻进北京之后,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之上,明王朝结束了。

这就是魏忠贤其人!其事!其果!

朱由检新上台,也想吸取前车之鉴,特别在治贪上,不惜恢复朱元章的“录皮亭”(极残),但由于前面的后遗症,病入膏肓,回天无力,加之本人的变态虐杀狂性格,只落了个众叛亲离(只一宦官跟随)、无可奈何花落去、国乱朝亡的下场。

尔后,满人入关,杀人无度,(杨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中华民族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浩劫,魏忠贤难脱其咎。这也是历史上多数人,将其列为最大奸人的原因所在!永远地订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注:刊《半坡文学微刊》No:34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