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七师中将师长段霖茂,是被...

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七师中将师长段霖茂,是被华东野战军俘获后又潜逃的极个别将军之一。

1947年8月,陈粟大军挺进至鲁西南地区后,国民党军5个整编师立即对我军围追堵截,其中整编五十七师表现得很猖獗。该师是国民党在鲁西南地区的主之一,辖3个旅,战斗力颇强。

段霖茂是黄埔三期毕业,骄横恣肆,在8月底分兵冒进。至9月7日,五十七师和邱清泉的第五军拉开了20余公里的间隔,造成了孤立突出的态势。

战机稍纵即逝。陈粟立即指挥三、六、八等3个纵队,迅速将敌五十七师包围。段霖茂立即向附近的邱清泉、刘汝明、王敬久呼救,可这些部队均被华野打援部队顽强阻击。段霖茂只有在郓城县沙土集作困兽之斗。

经过4个多小时的战斗,沙土集被我军攻克。敌五十七师近两万余人无一漏网。一年多以前,段霖茂曾率部参加宿北战役,他的预三旅被我军全歼,国民党中将师长戴之奇也在此中兵败自杀。段霖茂可不想死,他乖乖做了俘虏。

随后,段霖茂和同时被俘的几名旅、团长,一起被送到了华东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看管,享受了优待。

当时,联络部跟随部队移动,行踪不定,常常转换地方。但每到一地,总是尽可能想办法安排段霖茂一个人住一间民房。

在伙食上,联络部长吴宪指定由厨师杨士杰给段霖茂单独烧菜。杨师傅原先是国民党整编四十九师中将师长王铁汉的私人厨师,烧得一手好菜,苏中“七战七捷”被俘后,成了解放军的一员。他每餐都要给段霖茂端上两菜一汤,主食是大米白面,还有当地及缴获的名酒。

段霖茂烟瘾很大,联络部又想尽办法给他搞烟,尽力做到一天供应一包解放区生产的名牌香烟“飞马牌”。有时前方送来缴获的美、英等国名牌香烟,也优先供应给他。至于日常生活用品,更是保证段的需要。

而联络部的干部,吃的是粗粮,抽的是黄烟,用的是牙粉,生活极其简朴而艰苦。段霖茂对此颇为动容,曾多次表示感谢。

当时,看管工作由联络部警卫班负责,外紧内松,即划定一个范围可以让他们自由活动,自由交谈,可以自由自在地打太极拳、下棋、打牌、读书、看报。

旅、团长们见了段霖茂,仍一如既往地立正、敬礼,尊称他为“师座”或“军座”。每逢这时,段霖茂面露愧色,连连摆手说:“不要这样了,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嘛!”他也经常和过去的部属们说几句笑话,神情显得轻松而自如。

吴宪曾设宴款待段霖茂,要求段霖茂提供国民党军的情况,尤其是段长期驻防的徐州至连云港一带国民党军的防御体系,段面无难色,慨然答应。

有关人员和段霖茂先后长谈3次,听段介绍新浦、海州、连云港地区国民党军布防的情况。段不但有问必答,还主动地亲手绘制了一幅《新海连地区国军防御态势图》。这在当时是一份千金难买的绝密军事情报。

段霖茂还应联络部的要求,对解放军一旦向新、海、连地区进攻时可以采用的作战方案提出了建议。他讲了3个方案,供我军选择,还分析了各个方案的利和弊。为此,吴宪对段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然而人心叵测。段霖茂不久后潜逃的行动证明,他被俘后种种表现完全是一种伪装,一种欺骗。

负责看管段霖茂的警卫班,有个战士叫李荣华,20岁左右,江苏铜山县人,农民出身,小学文化。此人生得一表人材,爱打扮。当时规定战士不准留长头发,李荣华却留了个大分头,梳得光光的,还不时拿小镜子自我欣赏一番。见了女人,他总爱上前搭讪、调笑。为此,警卫班党小组长都明德曾多次批评他,还向上级建议调走此人。

正当领导上考虑是否调走李荣华之时,段霖茂抓紧时间暗中对李进行了“策反”,并且获得了成功。

当时,领导决定蒋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送往后方,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却在送走段霖茂的头一天晚上发生了事故。

1947年9月下旬的一天,李荣华站半夜12点到下半夜2点的岗。副班长王云胜披衣起床小解,发现李荣华不见了,再一检查,看到段霖茂床上空空如也!

王云胜大惊失色,立即叫醒和段同住一间民房的旅长询问,旅长睡眼惺忪说不知道。这时警卫班同志都惊醒了,四出分头寻找,一无所获。

吴宪披衣起床,听取了王云胜的报告后生气地说:“花了多么大的代价,才捉到了这么一个大官。现在倒好,却让他跑了,还把我们的警卫战士也拐跑了。看管俘虏的人,反而当了人家的俘虏,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呀!”

虽然通知有关部队进行盘查和拦截,然而当时鲁西南地区敌我两军犬牙交错,段霖茂对这一带的地形又很熟悉,他一旦逃出了我军之手,要再捉住他是很难的了。

但出乎段霖茂意料的是,他逃回去后并未受到“英雄归来”一样的欢迎,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受冷遇。蒋介石不但没再让他带兵,甚至一直没有给他安排工作。直到两年后,才任命他当了福州绥靖公署军官团的副团长。

军官团等于是编余军官的招待所,段霖茂又是副职,一无权,二无势,三无钱。福州解放前夕,段霖茂逃去了台湾,此后在长达20余年的岁月中,一直心情抑郁,落落寡欢,于1975年8月23日客死于台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