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静动之间皆禅意

今年的樱花季又一次踏上京都,主要目的与其说是为了樱花,不如说是为了枯山水。去年在京都,第一次与枯山水相遇,便被它呈现的美吸引,由于时间匆忙,只走了两三处,今年倒是要拿出时间好好访一访。

近几年,在国内也有学习枯山水设计。年初去宁波的西林禅寺,在大殿的后院进门的右手边,有一片设计非常典型的枯山水,细砂、组石、树木,并且在枯山水的最末端靠墙壁处,运用了流水元素,动静结合的非常精巧。设计上,在沿袭日本设计的同时,融入设计者自身思考,独特美观。遗憾的是和国内大多景观一样维护欠佳,砂石没有做成应有的波纹,草木也疏于搭理,可见,寺院主持就没有理解当初设计枯山水其中的禅意。
金福寺

欣赏枯山水,到京都是最佳选择。在京都的左京区,乘坐叡山电铁一乘寺站下车,走路30分钟靠山边的地方,那里的诗仙堂、圆光寺、金福寺等寺院里面的枯山水都非常有名。诗仙堂和圆光寺的枯山水在去年的文章中详细介绍过,这里不再重复。今天要介绍的是金福寺里的枯山水。

从诗仙堂到金福寺走路10分钟,寺院很小,小到让我想起一词“独门独院”。
在金福寺前,登上十几级台阶引你进入青瓦小门。门很窄被青藤围绕,中间点缀着些小花。走进门槛,青石铺成的小路蜿蜒伸向前方,几步路的地方,见到几间木质耳房,草帘卷起,窗户打开,向里探望,临窗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一本打开的经书和抄了半页纸的经文,茶杯里面还冒着热气,想是刚有人在这里坐过。房子里面又分出左右两间。



站在窗户前,我很犹豫,“这里到底要不要买门票?”向四周张望,并没有人。只见旁边有一块木牌,上面大致写着,“如果没人,请敲左边的木板。”向左边看看,在窗框上,确实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和木槌。我拿起木槌,不敢造次,轻轻敲了两下,没有动静,又使劲敲了两下,只见里面左手房间门帘一挑,走出一位穿和服的老者。弯腰鞠躬,慢慢坐下,拿出一张印制精美的门票,并认真地指着票上的图示,告诉我,寺院内有三个景色一定要看到。

走进几步的地方,在禅房前,是一片枯山水。这里的枯山水由白色小石子和圆形植物构成,细石上的图案拉成直直的条纹,和周边环绕的圆形植物相互映照。在靠山的一侧有几樱花树。正是樱花季节,樱花掩映住了大半个禅房,因为是早樱,很多花瓣纷落在了细石的波纹里。轻风吹过,落樱随风飘动,好像石波在荡漾。从寺院里的树木看,寺院已很有年头,沿台阶上山,便可见到日本著名画家与谢芜村的墓。

寺院里,只有我和看门的老者,一阵风吹过,禅房屋角悬挂的风铃叮咚作响,此外再无它声。坐在禅房回廊上,枯山水在我眼前,春天的阳光透过樱花的枝叶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此时我的脑子是放空的,不知道是因眼前的一沙一石,还是幽怨的风铃声,还是飘落的樱花。
从寺院出来,经过门房,窗前的桌子已空,老者又回到了耳房,想来是去念经修行去了吧。
天龙寺

第二个欣赏枯山水的地方,推荐岚山。从京都到岚山,有点远,做JR过去将近两个小时。岚山山下寺院比较集中有:天龙寺、常寂光寺、祗王寺、大觉寺、化野念佛寺、西芳寺等,每个寺院几乎都有枯山水,只是大小区别,很适合慢慢走,慢慢看。

天龙寺很大,游客也多,这里的枯山水式样比较全面,有砂石元素的,也有青苔树木元素的。从正门进去,便见一片砂石枯山水。整体图案是在粗石上拉出横线,在临近墙边的松树周围,围绕树根拉成圆形。这片枯山水比金福寺的要大的多,但是没有金福寺的精巧。

沿着路往里走,见到了天龙寺的中心景观区——曹源池,围绕水池是苔藓、草木元素做成的枯山水。和所有寺庙一样,虽然院内树木比较多,修剪的都非常整齐。庭院的枯山水和方丈室、禅房呼应,动静相宜。
银阁寺


阁寺和金阁寺从外形上看,正如名字所体现的,金阁寺,金碧辉煌,银阁寺低调内敛。银阁寺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枯山水。

银阁寺也在左京区。砂石元素的枯山水和苔藓树木元素的枯山水相映成趣。这里重点介绍的是这里的苔藓枯山水。从门口走进,绕过住主建筑,往山边走的路上,沿着山势,是一大片枯山水。这里的枯山水和之前看到的相比,层次分明。

最底部是一层厚厚的苔藓,中间部分是低矮的灌木,上面一层是紫藤等树木。三层植物之间由色差拉开景别,一眼望去,仿佛进入枝繁叶茂的灌木丛。特别是这里的苔藓,种类很多,有紧贴地皮生长的,有高处地皮一厘米左右的,颜色有深绿、浅绿、嫩黄等。我去的时候正赶上紫藤盛开,满院飘这紫藤的香气,在一片葱绿中间点缀着一簇簇紫色小花,使得整个枯山水部分生机盎然,让每个经过它的人都会驻足凝望。

每次见到京都的枯山水,都会联想到中国的园林。有资料说,枯山水源自中国园林,然而,真的看过京都的枯山水,又会觉得中国的园林在管理上过于粗糙,总是让你感觉设计再精巧或者再大气的园林,也就是园林,很难从中体会到它带给你的禅意。也许,中国园林终归属于官宦、百姓,而枯山水却是属于寺院和僧侣。

关于枯山水要写的还很多,比如设计形式,比如制作工艺,比如元素选择,一时半时说不尽。也罢,我们不妨慢慢来,如一杯好茶,一口口地慢慢啜,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上一篇:流连不忘的日本枯山水
佳丽陪你一起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