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之声||《你在谁的伞下》作者:李钢 朗诵:罗兰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画家何国胜先生作品

你在谁的伞下

作者:李钢  朗诵:罗兰  配乐:冰儿

画家:何国胜

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宛若一朵无雨的云。

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这虽让人心寒,但也不能怪她,因此情此景也太像一些虽不高明却足以令人紧张的小说情节了:深夜,一条汉子尾随一个年轻的女郎,在雨中。
  君子坦荡荡,为了她的安宁,我加速走到她前面去。我只担心在经过她身边时,她别吓得尖叫起来。电闪雷鸣之际再加上女人的尖叫声,会搞得这城市神经错乱的。
  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样便显得更纯洁些。我哼着小调,步伐坚定从容,并竭力装出好人的样子——大概世界上再没有比好人假装好人更加狼狈的事了。
  雨至滂沱,我已浑身湿透,忽然发现她竟跟了上来,走在我身边,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有意无意地向我靠拢,慢慢地又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雨被截住了,拍着伞。
  我给了她安全感,她给我信任和帮助,转眼之间,我们成为一柄伞下的同路人。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人与人的心灵原是可以相通的,凭借着雨夜,伞是小小的道具。
  起初我挺拘谨,东张西望,有做坏事的心情,见四周一片茫茫,也就释然了。我接过伞来举着,路过自己的住所也未离开,像个真正的保镖一样,把她护送到家门口。她要我带走伞,我谢绝了,尔后我们像朋友似地道别。
  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时隔数日,我在街头再次遇见那姑娘,互相一愣,犹豫了一瞬,又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连招呼也未打。这是白天,没有雨,街上人涌如潮。
  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我为此假设过多种结果,反过来看看,唯有它真实得不可动摇。因为它绝对符合现代城市的性格。
  在日趋冷漠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挨得很近也无法连成陆地,孤独感使人对沟通和交流产生抗体,再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想一想,人真可算作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人类创造出现代文明来掩埋自身的情感,同时,又渴望着人性能够破土抽芽。城市实在是司芬克斯一般的怪物,人建造了它,住在里面,它却把人变成难以解开的谜。
  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在谁的伞下?

朗诵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

作者

李钢:诗人,重庆作家协会荣誉副主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组诗《蓝水兵》《东方之月》等。出版著作多部,并由央视拍摄电视诗歌散文多部,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曾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 ( 诗集 ) 奖, 国家电视星光奖,以及数十项文学奖。两度当选“中国当代十大中青年诗人”。

画家

何国胜:1971年生于重庆渝北,自由职业画家。民革党员,重庆美协会员,重庆市书画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重庆文史书画研究会员,中国山水画艺术网艺委会委员。研修于四川省诗书画院刘朴山水画工作室,多次参加民革中央画院的中国画培训,并得到龙瑞、宋雨桂、杜滋龄、袁武、邵大箴、程大利、雷甲寿等名家的指导。其艺术修养深厚,传统功夫扎实,兼收各家之长,融会贯通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多年来有大量作品发表刊登于各专业性刊物,很多作品被各级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及国际国内藏家收藏。先后出版有《何国胜山水画集》《收藏关注——何国胜山水卷》《水墨精神——何国胜》等个人画集。其多个艺术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绘画经典系列 · 山水写生》《中华书画艺术博览全书》等典籍。

往  期  精  彩

《女儿谷》作者:李钢 朗诵:罗兰

《山歌》作者:李钢 朗诵:罗兰

《板夹溪》作者:李钢 朗诵:罗兰

罗兰之声用声音传播真善美!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第 274 期     主编邮箱:1946163792  @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