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孔淑茵/闲 话 元 宵 夜

闲 话 元 宵

文丨孔淑茵

我刚刚沐过一场烟花雨,披着一身月光回家,身上仍然残留着点点烟硝的味道。在这样一个时刻,要想静下心来真正干点什么是很困难的,心似乎随着灿烂的烟花升到了高空,不知何时才肯乖乖下来。索性放任思绪天马行空地驰骋,像窗外自在流淌的风。

元宵节之夜,小城的街道历来是不寂寞的。无论平时多么不爱出门的宅男宅女们,这夜也难免会被热闹吸引。人们呼朋引友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像去参加一个由来已久的仪式,说不清是为赏月还是过节,其实本来就无法分得清楚吧。人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兴兴然涌走,人来人往地装饰着街。我也走在热闹的人流中,不急不缓,闲适慵懒。

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远远近近的天空成了烟花的秀场。朵朵烟花翻着跟头舞着花样变化着色彩,喧嚣着划过焕然一新的夜幕。它们或妖艳或热烈,却无不尽诱人之能事,不断地惹人驻足昂首,惊呼连连。平凡的小城不经意间竟被点化成了童话中的仙境,让人有刹那的恍惚,有一种如梦如幻的不真实感。此时的小城既保留了那份平凡的烟火味,却又凭空多了几分异于往常的唯美。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境,无法诉诸于笔端,只能靠有心人细细地去品了。繁华过后,也许明天会依旧归于平淡,但至少这个夜晚,我们体会着别样的感动和美好。

月是一个悠然的看客,不紧不慢地在天上走。星星们被璀璨的烟花夺了光彩,月也因此淡白了脸色,但这个天空终究是它们的。不禁想起“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的诗句,对于元宵节,古人一定和我们有着一样的雀跃和欢喜。想着香车宝辇宽袖长衫的古人,曾和我们共着这漫天的月色,走街赏灯吟诗共贺,内心不免就有了今夕何夕的感叹,更有一种神秘清幽的心绪悄然弥漫过来。

除了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们提供了一个吟诗作赋赏灯射虎的舞台,相信古时的元宵节还有着类似于情人节的功能吧。有欧阳修的诗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为证。赏灯之余,那些少男少女们曾经怀着怎样忐忑而渴望的心情,同赴那甜蜜的密约。而待到第二年的元宵夜,寻寻觅觅,却不见那思思念念的去年人,满心的期待只换来个物是人非,泪湿春衫自是无言的结局了。而正自伤心难过之时,蓦然回首,却发现那个引得自己遗憾落泪的人儿正在灯火阑珊处朝着自己巧笑倩兮,又将是怎样失而复得般的大欢喜。那一首首静静隐在岁月深处的古诗词,就这样把元宵节渲染的浪漫而温馨。

灯好像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道具。明朝的唐伯虎就曾有过“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的感慨。然小城人多不尚文风,自也就少了观灯猜谜的雅趣。即便有些人家挂着灯笼,也只是图个喜庆,自然没有灯谜可猜,更是失了千门开锁万灯明的壮观。早年间常有的二鬼摔跤、跑旱船、太平车等传统助兴节目也早就没有了,所以故乡的元宵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除了吃汤圆,白天几乎与往常无异。但晚上就不同了。谁家嫁了女儿,这第一个元宵节女儿女婿是要在娘家过的。而新女婿通常要买好多好多的烟花,等夜幕来临时燃放一番,无异于一场小型烟花秀,这早已成了不成文的规矩。而如果一条街上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新女婿,那就更热闹了,新女婿们常常会暗自较量一番,比比谁的炮竹多谁家的烟花美。大饱眼福耳福的自然是乡邻了。

小时候常常在元宵夜和小伙伴们一起走街串巷,我们称为“丢百病”,那是手中拿一只燃着的香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想来,那肯定是家乡人的一种祈福方式,祈福新的一年身体安泰,百病不生,一种多么美好而朴素的愿望。另一种很乡土的元宵夜活动就是“燎火”。抱一些玉米秸之类的柴禾堆成一堆,找个闲地儿点起熊熊的火焰,乡亲们一起围火夜话,同时不忘围着火堆转着圈地烤烤前胸后背。火是烧的越旺越好,这里面想必有企盼一年“红红火火”的意思。我自己总觉得大概还有驱走鬼怪的辟邪功能。如今,家乡的人们元宵夜上街是不拿香了,“燎火”也只是在个别地方才能见到,但祈福的心愿自古是毫无二致的。

这样杂七杂八的想着时,屋外的爆竹声已渐渐淡了,小城开始显出几分朦胧的睡意。凭窗仰望,月不知何时已渐至中天,一种静寂的华美笼罩着人间。偶尔有一两只孔明灯忽忽闪闪地划过,又顺着风向,无声地飘走……

作者简介:


孔淑茵,女,河北保定博野人。曾获全国散文选刊大赛优秀奖;河北省第一届、第二届“古贝春杯”散文大赛奖;河北省第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第二届孙犁散文奖二等奖;河北省第九届散文名作奖;2017年《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主题文学征文散文奖二等奖。有散文、小说等陆续发表于《散文百家》《清明》《当代人》 《奔流》《读者·原创版》等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2015中国散文年选》。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孔淑茵    图:赵树恒

(0)

相关推荐

  • 【元宵诗会】大月如霜洗,花灯照地红

    元 宵 快 乐 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 ...

  • 元宵节诗词专辑||水煮元宵飘瑞气,笼蒸桂尾兆丰年。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今夕元夕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 ...

  • 【原创】元宵夜的灯

    元宵夜的灯 元宵夜的灯 多么美 多么明 照亮座座农家新屋 扮靓城市五彩夜空 元宵夜的灯 亮闪闪 红彤彤 千门万户庆团圆 火树银花映月明 元宵夜的灯 暖融融 热烘烘 一束光凝聚一段亲情 一盏灯温暖一个家 ...

  • 『我醉乡土』孔淑茵|十三香的香

    十三香的香 作者:孔淑茵 十三味香料的名称在他脑海中倏忽一闪,转瞬被罗列成了句子.句子赶趟儿般一句紧跟着一句又构架成故事,有情节,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它们被输送至舌尖,依次在那儿打了个滚儿,脱口而出时 ...

  • 『我醉乡土』孔淑茵/寻着年味儿过大年

                                                                                                        ...

  • 『我醉乡土』孔淑茵丨在生产队的日子

    在生产队的日子 (一)生产队的大钟 说起生产队,就不能不花点儿笔墨介绍一下生产队的大钟.它可谓生产队的标志性物件,甚至可以说是人们的精神领袖.几乎在我想到生产队这个近乎已经作古了的词汇时,那钟声就如影 ...

  • 『我醉乡土』孔淑茵丨我家大潴龙

    推 荐 阅 读 『尘世走笔』王树淼丨我成了片子的主人公2020-08-14 『尘世走笔』王树淼丨追梦前行,快乐人生2020-08-10 『尘世走笔』李跃平丨那些特殊的日子2020-08-08 『尘世走 ...

  • 『我醉乡土』王淑英 | 碾盘情

    导读: 碾子泛指碾轧东西的工具.狭义是指轧碎谷物的石制工具,由碾磙子和碾盘组成.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 碾盘情 作者:王淑英 我到博野城南筑邦园林游 ...

  • 『尘世走笔』孔淑茵丨母亲·旧书·老鞋样儿

    母亲.旧书.老鞋样儿 作者:孔淑茵 当我从旧书箱里遇见那本书的时候,我就知道我迟早得为它写点什么.哪怕只为着它当时带给我的那份强烈感觉,我也得这么做. 书是数学书,行间里跳跃着的除了阿拉伯数字和各种数 ...

  • 『尘世走笔』孔淑茵丨怀念那个胖老头

    9 月 10 日 周二 怀念那个胖老头 作者:孔淑茵 胖老头儿,恩师也. 其人身材魁梧,体态超胖,额骨突出,眉毛密且长,像极了历史书上的山顶洞人形象.微笑时,却又似弥勒再世. 恩师浸淫于历史课多年,可 ...

  • 『我醉乡土』第86期:孔淑茵丨当年母亲剪过的鞋样

    当年母亲剪过的鞋样 策划:孔淑茵    摄影:王淑英 作者:孔淑茵    后期制作:庞里地 母亲有个半新不旧的针线笸箩,里面有剪子.针线.针锥,还有一本破旧而厚重的书.她能准确地从中拿出每个人的鞋样, ...

  • 『图行博野』孔淑茵/夜色妖娆的小城博野

    博野小城,在美丽的夜色中静静绽放,多少文字都写不尽的眷恋,多少语言都诉不尽的情怀. 冬日的夜晚 我们的家乡 小城博野 亮起一盏一盏 火红的灯笼 像一串一串明媚的月亮 展现万千迷人风情 独自行走 在斑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