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疏解 | 经典赏析
相关推荐
-
经方: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原文]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又名]肾着汤[作者]张仲景[出自]<金匮>[金匮]1.肾着之病,其人身 ...
-
栀子汤系列(1)栀子豉汤(1)
今天开始学习栀子汤系列方剂,内容比较多,仍然分成几个部分来学习. 由于栀子甘草豉汤和栀子生姜豉汤在<伤寒论>只有一条条文,所以今天一起学习. 现代剂量参考<胡希恕医学全集>. ...
-
四十七、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是一种支结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进一步发展而成。)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四十七.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是一种支结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进一步发展而成.)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胸中烦闷而热的感觉.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的感 ...
-
《辅行诀》 疏解
(独孤园丁) [按:<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是一部总结<汤液经法>辨五藏病症组方用药规律之书.它承袭<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 ...
-
《辅行诀》对《伤寒论》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体现在这「六神方」上
本 期 导 读 提到中医经方,很多人甚至中医初学者都能想到<伤寒论>,但是对<辅行诀>(全名<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知之甚少. <辅行诀>究竟是什么书? ...
-
赤脚民医:辅行诀方药阐释
小泻肝汤 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 枳实 熬,芍药,生姜,各三两.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不差,更作服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
-
摘录必学:辅行诀藏腑用药法要!
杏林讲坛公众号辅行诀藏腑用药法要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 ...
-
浅论《辅行诀》
仲景为何尚方术?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余宿尚方术.」方,指方技:术,指术数,这两者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套体系. 术数体系内容众多,占星.风水.八字.玄空飞星 ...
-
揭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之千古密(连载之一)
卷 首 语 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 ...
-
《辅行诀》范志良1965年抄本精校版(二)
精校整理说明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原书写于帛绢之上,藏于敦煌千佛洞,1918年河北威县张偓南(1867-1919)于敦煌王道士处得此卷,后一直秘藏张氏家中,至其孙 ...
-
《辅行诀》收藏捐献者张大昌先生的经方解读(一)
张大昌1982年序 讲解经方,宋时成无己首创之.论药之分剂,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寇宗奭& ...
-
《辅行诀》收藏捐献者张大昌先生的经方解读(二)
阴 综 病属里.寒.虚三类.治则:收.重.温.渗.补.涩六剂. 一.病在里者,收.重两剂. (一)收剂:经云:"收可已耗".白虎汤,石膏主. 单方:石膏 主除三焦大热,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