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男女该有的边界意识
前段时间,
我跟几位有孩子的朋友出去玩儿,
我带着绘本,
给他们讲故事。
而有一个现象让我感到不安,
——男孩女孩之间,也太亲密了……
直到一个女孩在听故事的时候,
非常娴熟的搂住前面男孩的脖子,
我只好停下来,
告诉她不可以这样做。
他们倒是也很听话,
立马松开了,
但我想我得专门找个机会,
给这邦小孩儿好好讲讲,
为什么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友好。
我记得,
我小时候还是比较有男女边界意识的,
关系再好,也不跟男同学勾肩搭背。
大概是五年级左右,
有一次同学们放学去桥底下滑旱冰,
有一个男同学看我不太会滑,
过来拉我,
我条件反射似一下拽住身边的女生,
把几个人都拉摔倒了。
是啊,我希望的正是:
我的孩子能有这样的
“条件反射”!
难道不是吗?
——男女不能拉手,不能挎胳膊,
不能有亲密的动作……
我以为,
这应该是每个时代都通用的常识,
或者说礼仪。
当年淳于髡问孟子:
“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回答:“礼也。”
意思是男女之间,
不能亲手递东西,接东西,
不能有直接的接触,
甚至“食不连器、坐不连席”。
到了今天,
这样的思想早已显得迂腐,
是封建的糟粕……
我们吃饭的时候,
开会的时候,
身边坐着异性很正常,
接个东西碰到手碰到腿,
也都不再觉得大惊小怪。
谁要是觉得这有问题,
一般都是他思想肮脏。
嚯嚯嚯。
但是但是,
这样就意味着完全放开吗?
性别的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确应该拒绝性别差异带来的歧视,
而同时我们不能忘了,
差异本身,
不正是对彼此的保护吗?
保护什么?
当我面对自己的两个女儿,我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保护的,是人作为人的圣洁性。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关于朱亚文的新闻,
有一次他上《快乐大本营》,
节目中要玩儿一个抱人的游戏,
何炅提议让他抱吴昕。
而朱亚文立马否决说:
“不行,我还是抱何老师吧。”
瞬间,现场尴尬,
何炅问他:
“你是觉得吴昕看上去比我重很多吗?”。
朱亚文摇头答到,“我结婚了。”

哇!
这是不是太男人了!
这才是真男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