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经脉解伤寒8910
相关推荐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7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人体感受外邪,大部分情况下是首先出现表证,也就是正气.邪气在人体肌表出现抗争.如果正气相对充足 ...
-
三焦经脉解伤寒43
第43条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辅解: 1.太阳病,应是外感风邪和寒邪的两种可能.不能看到后面的桂枝汤系方剂,就认为是太阳中风.麻黄汤证,误下之后.发汗不彻之后,也 ...
-
三焦经脉解伤寒39
伤寒论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辅解: 1."伤寒"者.太阳伤寒也,即是伤于寒邪.寒邪有重有轻,伤之重者,脉 ...
-
三焦经脉解伤寒5
0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1.这里的"伤寒二三日"只是示意,并不局限在第二和第三天,时间再长点也有可能.胡希恕认为,临床上,二到三天一般会传.如果不传,就会 ...
-
三焦经脉解伤寒75
[cp]三焦经脉伤寒论第75条: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 一. &quo ...
-
三焦经脉解伤寒76
[cp]三焦经脉解伤寒论第76条 伤寒论第76条: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 ...
-
三焦经脉解伤寒77
伤寒论第77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 一.烦热,胸中窒者.此烦热,与76条的虚烦不同.76条的"虚烦",为宗气在膻中与心包的虚实错乱, ...
-
三焦经脉解伤寒78
伤寒论第78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 一."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 太阳伤寒五到六天了,基本上会传到阳明,大下之可以证明. ...
-
三焦经脉解伤寒79
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 ...
-
三焦经脉解伤寒80
伤寒论第80条: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三焦经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