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林专栏】林县郭姓移民新乡小冀的传说

作者:房海林

林县郭姓移民新乡小冀的传说

房海林

中州名镇——新乡小冀镇的郭姓居民是当地大姓。据说郭姓祖先是从林县移民过去的,在林县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明朝年间,林县魏家河沙蒋(现河顺沙蒋)有一家郭姓人家,家里十分贫穷,加上林县缺水,十年九旱,老百姓的生活更加难上加难。这家姓郭的是小两口,在老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只得外出逃荒。小两口儿拾掇了铺盖和一些生活必须品,丈夫用一条扁担两个篮筐挑着,保护着已经身怀六甲的妻子,从林县北部一路向南乞讨而行。他们用的那条扁担在中间部位加了一个担逼子,挑着行李走路时,扁担一颤一颤的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丈夫挑着担子时间长了,竟听着扁担发出的响声像是人说话一样:“吱呀吱呀下新乡,新乡有个八大缸”。丈夫把自己听到的扁担声音告诉妻子,妻子用心地听了听,也确实听到了与丈夫说的一样的声音。但夫妻俩只是把这种响声当作路途中排除寂寞的一种佐料,没有当成一回事。也不知道他们在路上走了多少天,眼看妻子就要临盆生产了,夫妻俩急需找一个安生的地方住下来,等生了孩子再走。
那天他们走到了一个叫小冀的村庄,天已经黑了下来,丈夫见到街上有一家大门口亮着灯光,就上前去叫门借宿。主家听到敲门,打开门询问得知是要借宿,就把小两口儿让进了家。这家原来是当地一个有钱的富户,为人慷慨,见有人有难处也善于帮忙。他见到小两口是穷苦人,又见女人挺着个大肚子,马上要生产的样子,马上吩咐家人为他们做饭招待,并让小两口儿在他家的另一所宅院里暂住,并说明这个院子不太安静,没法住人,你们如果不嫌弃,就住到那里吧。小两口儿出门在外四处漂泊,那里还嫌房子不好的道理。当即千恩万谢了主人,挑着行李住了进去。偏当不对,夜里老天爷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妻子又要生孩子,小两口因陋就简,也没处找接生婆。两人正在手忙脚乱迎接孩子出生之时,忽然见屋内从地下冒上来八道金光,把屋子照得通亮通亮。随着孩子的哭声,金光已息。夫妻俩将孩子包起,累了的妻子躺到床上歇息,丈夫却咦气着刚才的八道金光是怎么回事,心想这肯定有什么说头。他边想边找了一把镢头,就在冒出金光的地方往下刨,一刨一个准,竟从地下刨见了八缸金元宝。丈夫把地下刨见金元宝的事告诉了正在熟睡的妻子,两口子说,虽然咱刨见了金元宝,可那是人家的,人家收留咱,让咱住在房子里,咱不能贪心,明天告诉主家吧。
天亮后,丈夫找到主家,告诉主家昨天夜里发现金元宝的事。主家听说有这种奇事,急忙来到小两口儿住宿的房子里查看。主人伸手拿起金元宝,上上下下看了看,只见金元宝上印着“郭朴”的字样。主人越看越想越惊奇,急忙问:“你们给孩子起名子了没有?”,丈夫回答说:“我们家姓郭,右边有猫耳朵的那个郭,已经给孩子起了名子叫‘郭朴’。房子主人一听孩子的这个名子,心想这不就是金元宝上的字吗,这些财宝就应该是这个刚出生的孩子的,怪不得这座房子不安静,原来是我们压不住台呀,这笔财宝就不是我的。想到这里,房主人就对借宿的小两口儿说:“根据金元宝上的字和你们孩子的名子来说,这些金元宝就是你们的,这是上天注定的,与我们无缘”。在房主人坚持下,郭姓小两口子勉强收下了这笔巨额财宝。房主人临走还把这所宅院无偿送给了郭姓小两口。
人常说,“不得外财不富”,郭家逃荒遇见财富,实是意外之事。但这正是财给有缘人。这家郭姓人家自此就在小冀定居下来,用偶然得来的财宝作启动资金,繁衍人口,置庄买地经商,读书科考做官,逐渐成为小冀的大富豪,奠定了小冀郭姓大家的基业。因此现在的小冀大部分人都姓郭。
这个郭朴从小才智聪慧,其父母曾让他回到林县老家读书启蒙,意为让孩子从小不忘记祖籍根本。稍大后郭家又从安阳置办产业,郭朴遂转到安阳攻读,参加各级科考,终成一代大儒,明朝万历年间官至阁老。所以人称“郭阁老”。
郭朴,字质夫,世称东野先生,民间百姓称为郭阁老,今河南安阳人,嘉靖十四年进士,两次担任吏部尚书,还担任过太子少保,四十五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房海林,林州市人,文学爱好者,河南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林州市诗词学会会员

《酸枣花》公益广宣部

【点击关注】

投稿邮箱:   

投稿请以附件形式将编辑好的电子稿文档发至邮箱:1322735201@qq.com .同时附上近照及自己的简介(赞赏每篇30元以上归作者)。

《酸枣花》(文学社)

请 点 开 链 接 欣 赏 

【房海林专栏】多彩石板沟   石板沟四季分明,四季如画。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是其一。我们说,石板沟山高峰峻,有水则灵。

【房海林专栏】诱人的石板沟红叶

【 房海林专栏】窗外那一抹明媚的阳光

【房海林专栏】  蝶恋花·为白衣将士点赞

【  房海林专栏】七律·乌云过去是晴天(新韵)

【房海林专栏】 战疫情诗二首

【房海林专辑】诗作8首

回眸,只为今生的遇见!

(0)

相关推荐

  • 【地域文化】房海林丨 话说大众煤矿造火车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话说大众煤矿造火车 □ 房海林 /  文 有一位林县大众煤矿的老人儿,参过军,当过军官,转业回乡后,进入林县政府机关工作.他就是曾任林州市监察局局长.林州市纪委副书记的胡录学老 ...

  • 【房海林专栏】马毛姐印象

    马毛姐印象 作者:房海林 七月似流火, 热情北京城. "七一勋章"获得者, 马毛姐 我第一次听说 不是明星 远胜明星!   十四岁能干什么? 刚上初中 还要接送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

  • 【房海林专栏】多彩石板沟 石板沟四季分明,四季如画。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是其一。我们说,石板沟山高峰峻,有水则灵。

    多彩石板沟 房海林 我的故乡石板沟,名字很普通,地方很美丽! 石板沟的村名,在全国各地有许多同名,即使在我们林州,我知道的至少有3个村子叫石板沟.但是此石板沟非彼石板沟也!掩藏在太行山大山深处的石板沟 ...

  • 【房海林专栏】诱人的石板沟红叶

    诱人的石板沟红叶 房海林 霜降前后,正是登山观赏红叶的季节.那么,哪里的红叶最诱人呢? 中国著名的红叶景区比比皆是,单就林州市来讲,太行山独特的地理和气象,更为红叶的生长成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 ...

  • 【 房海林专栏】窗外那一抹明媚的阳光

    窗外那一抹明媚的阳光 房海林 上午,窗外的那小片天空还阴沉沉的,因为昨天刚刚下过一场雨夹雪的原因.一觉醒来,屋内的光线比上午亮了许多,转身来到临南的屋窗前向外张望.一抹明媚的阳光竟然有点儿刺眼,有点欣 ...

  • 【房海林专栏】 蝶恋花·为白衣将士点赞

    茫茫人海,遇见,就是一种缘. 因为一份缘,让我们成为亲人.爱人.朋友,成为生命里至关重要而且无法忘记的人.当然,也会遇见一些擦肩而过的人.这些人,即使只是短暂停留,也丰富了我们的生命旅程. 纯音乐&l ...

  • 【 房海林专栏】七律·乌云过去是晴天(新韵)

    有一种交情叫以文取暖,它能勾勒前生的笔墨情缘,把所有的相遇都曲成奇妙的歌,借一缕氤氲,触摸缥缈的梦境,裁一片飘飞的柳叶,消弭成幽幽的长笛.生命就是一杯清茶,一路品味,一路经历.既然相遇,彼此便不愿错过 ...

  • 【房海林专栏】 战疫情诗二首

    有一种交情叫以文取暖,它能勾勒前生的笔墨情缘,把所有的相遇都曲成奇妙的歌,借一缕氤氲,触摸缥缈的梦境,裁一片飘飞的柳叶,消弭成幽幽的长笛.生命就是一杯清茶,一路品味,一路经历.既然相遇,彼此便不愿错过 ...

  • 【今古传奇】房海林丨为革命功臣庆功挂匾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为革命功臣庆功挂匾 □ 房海林/ 文 林州市横水镇东赵村的纪看阳和纪保成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的革命军人,秦富昌和纪金庭都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解放军的革命军人.他们在战场上 ...

  • 第1468期:《我的前半生》大结局【房海林】

    <我的前半生>(连载五十四) 54.寸草心(结局)   <我的前半生>在<太行文学>平台的支持下,已经发了53篇,是该结局的时候了.<我的前半生>连载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