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馆阁体”谈书法的学习和创作

(0)

相关推荐

  • 心感神遇,不以力求——书法创作主体之“心”与个人资质

    在<书断>序中,张怀瓌针对书法创作的过程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他认为书法创作是在一种不知其然的内在驱动下完成的,而这种创作状态激然而不可追.至于什么样的人才能够达其玄妙,出乎超然至境,针对于 ...

  • 薛元明:从“馆阁体”谈书法的学习和创作

    "馆阁体"是流行于明清科举考场的书体,又称"干禄体",前身是宋代的"院体",渊源可追溯到异化的唐楷.馆阁文臣应诏撰写文章,士子科举考试博取功 ...

  • 王川谈书法:学习魏碑书法,怎么样“透过刀锋看笔锋”?

    王川谈书法:学习魏碑书法,怎么样“透过刀锋看笔锋”?

  • 王墉:浅谈隶书的学习与创作

    一.隶书的学习与创作 隶书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或大气.或雄浑.或委婉.或空灵,不一而足.隶书起源于秦朝,成熟于东汉,没落于唐宋.清末则异军突起,名家辈出,继承汉隶遗韵,伊秉绶.邓石如.金农.赵之谦.何 ...

  • 名家讲堂:郭味蕖谈花鸟画的学习和创作

    郭味蕖(1908.2--1971.12),山东潍坊人,当代画家.他在艺术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主张花鸟和山水相结合.白描和点染相结合.工笔和写意相结合.重彩和泼墨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他的作品立意清新,色 ...

  • 怡园艺话 | 郭怡孮先生谈花鸟画的学习与创作

    讲座嘉宾介绍 郭怡孮,1940年生,山东潍坊人.著名的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原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首任会长,现任名誉会长.原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故宫博物 ...

  • 王友谊 谈 书法的临摹到创作

    王友谊 1949年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院研究员 西泠印社社员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 全国第五.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评委 全国第九届书法展评委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评委 ...

  • 孙晓云:谈书法创作形式的创新

    孙晓云 书法创作,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创作的形式.在古人的句子里,是没有"创作"."形式"这些个词的.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由翻译 ...

  • 浅谈金文书法的风格与创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殷商时期,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以"礼"为旗号,以祖宗祭祀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文化开始了.这一时期,甲骨文占据了"巫"文化的 ...

  • 洪厚甜:从初级走向高级一一谈书法学习的路径

    我们为什么要设计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这样一个课程呢?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对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这样整个书法技术的面有一个了解,中国书法的内容就是这些.这里面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什么呢? 书法是从篆书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