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介绍自己居所宝晋斋的帖:《弊居帖》

米芾早在宋哲宗时期的1087年,举家迁往今江苏镇江的丹徒县定居。这一年米芾37岁,他带着一家老小,住在北固山西麓的海岳庵,自称“海岳外史”。后来米芾不断换了几个地方住,最后决定还是自己置地建宅。

宋徽宗时期,公元1101年,米芾调至江淮水陆发运司工作。这个官衙总部在汴京,管理江淮一带的漕运,主要是收集调度粮食等物资。由于米芾是发运司里面的属官,是具体跑腿的小官儿,他上班的地点在江淮和大运河的漕运点。

这些漕运点,应该离米芾在镇江丹徒的家都不是太远,而且丹徒应该也有漕运点码头。1102年五月,米芾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件里,他详细介绍了他在镇江丹徒的房子宝晋斋的情况:

芾顿首再启。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闲堂、漾月、佳丽亭在其后,临运河之阔水。东则月台,西乃西山,故宝晋斋之西为致爽轩。环居桐柳椿杉百十本,以药植之,今十年,皆垂荫一亩,真一亩之居也。四月末,上皇山樵以异石告,遂视之。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制在淮山一品之上。百夫运致宝晋桐杉之间。五月望,甘露满石次,林木焦苇莫不沾,洁白如玉珠。郡中图去,至今未止。云欲上,既不请,亦不止也。芾顿首再拜。

信件的大意是这样的:我的房子宝晋斋在丹徒行衙的西边,翛闲堂、漾月、佳丽亭这些景点在它的后面,我的房子也在大运河边。……房子刚建好的时候,四周种了梧桐、柳、椿、杉等。现在,十年过去了,这些树木都长大了,它们覆盖的面积有一亩地这么大,真是一亩之居啊。四月末,横山(上皇山)有个樵夫告诉我山上有块奇石,我跑去看了。这块石头,有八十一穴洞,洞眼大的如碗口,小的仅能塞进手指,很奇特,在淮山这一带,石头品相超过一品了。我请了百把个人,把这块石头运到我家梧桐树杉树下了。五月望日,这石头会渗出水珠,像玉珠一样……我太喜欢它了。可是呢,郡守知道后想找我要这块石头,至今还在找我要。我嘴上答应送过去,但这石头我太喜欢了,领导不要得急,我也就拖拖吧。

米芾此帖名《弊居帖》,又称《甘露帖》。为纸本,行书,纵35.5厘米,横50.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