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农谚“年前立春年后暖,年后立春二月寒”,有何道理?
相关推荐
-
"先冬后霜,来年大荒"有道理吗?明年年景咋样?不怕!
我国农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很多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谚语,这就是农谚.农谚是和农业生产相生相伴的,农谚的起源与农业的起源几乎是一致的,古人创造的二十四节气就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谚在 ...
-
秋分到,“秋分有雨来年丰”有道理吗?秋分下雨对农业有啥影响?
文/农夫也疯狂 又到了一年秋分节气,9月23日迎来了今年秋季的第4个节气秋分.古人把立秋当作是秋季的开始,而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立冬和立秋这个期间被称为秋季,一共是90天,而秋分节气这天正好是在立秋以后 ...
-
今年是“寡妇年”,俗语“寡妇年遇到牛,家里立坟头”,啥意思
引言 2021农历年是牛年,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十二生肖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而在12生肖当中,牛是非常憨厚的一种动物,排行第二,不过据说当年选择12生肖的时候是有一个比赛,结果原本牛是冲在最前面的 ...
-
“未到惊蛰雷声响,粮食价格要上涨”,是啥意思?老农民讲农谚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年走了,元宵节也跑了.下周,我们将迎来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蛰虫惊而出走",从中 ...
-
小寒节气到,农谚“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有道理吗
文/农夫也疯狂 2019年1月5日,迎来了今冬的第5个节气,也是农历24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小寒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根据历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 ...
-
天气预报:九月十三什么天气好?农谚俗语有预兆!今年是冷冬吗?
按照历法的计算,明天天就是农历九月十三了.九月十三在民间的传说中,既是孟婆的神诞日,也是天水圣母飞升的日子.孟婆的传说与天气无关,但天水圣母在传说中则被认为是,曾经在清朝的康熙年间于九月十三飞升助民起 ...
-
农村老话“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老话"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大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种调料,几乎家家都会备有大蒜,大家都知道大蒜生吃是有很强的辛辣味,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独特 ...
-
今日大暑,如果大暑当天温度低好不好?看看农村谚语就知道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过后,就是立秋.大暑节气期间,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气温较高,35度的高温比较常见,部分地区甚至出现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 民间关于大暑节 ...
-
“冬在头,卖了被去买牛;冬在尾,冻死鬼”啥意思?农谚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冬在头,卖了被去买牛:冬在尾,冻死鬼,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里有很多天气相关的谚语,因为在过去是没有天气预报的,农民又都是靠天吃饭,如果对天气不了解,那就真的很容易出现粮食歉收的情况. ...
-
清明雨上,山花始开,清明下雨好不好?看农谚老话怎么说
都说春雨贵如油,然而今年的春天降雨太频繁了.坐标 山东 烟台 龙口,从昨天中午过后,我们这就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后来越下越大,到现在为止已经达到中雨水平了. 眼下正直清明时节,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
“二月清明莫抢前,三月清明莫推后”什么意思?今年清明是几月?
文/农夫也疯狂 进入草长莺飞的三月,处处都是"九九"艳阳天.在3月12日植树节这天,正式结束了漫长的数九寒天.在民间有冬至节气这天开始数九的习俗,经过九个九天,寒冬就结束了.而今年 ...
-
农村俗语: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还有雪吗
小寒节气马上就要到了,2021年小寒从1月5日11时23分17秒开始,到1月20日4时39分结束.小寒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寒未深,雪未大",简单来说就是小寒还不算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
今日立夏,农谚:立夏刮大风,小麦一场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导语:"立夏"是24节气四时八节中的春夏交节日,交节时间通常为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者是6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今年的立夏交节点是5月5号,也就是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