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易学、经学、六经、六艺的发展与演变
相关推荐
-
张昭军:晚清时期儒学的格局与谱系
来源:原载<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 摘要:关于晚清文化的研究,学界存有重新学而轻旧学,详今文经学而略汉学.理学的倾向,对儒学内部各派别的位置及其传承谱系缺乏整体把握.历史地看,晚清时期 ...
-
廖平的《古学考》和《知圣篇》
廖平,字季平,四川井研人,晚清经学家.一生著述极富,达120余种.经学是在我国历史上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学术.经学的内部有今.古文之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就取得了统治地 ...
-
经学的历史起源
关于经学的起源,"古文派"与"今文派"有着不同的观点,而核心是围绕着孔子与"六经"的关系问题. 今文派认为"六经"皆孔子 ...
-
【乾元国学初级讲堂】
国学概说(一) 国学概说(二) 经部概说(一) 经部概说(二 ) 经部概说(三) 经部概说(四) 国学概说(一) --国学是什么 国学圈的第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国学是什么",当时就有 ...
-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十六章:儒家和经学
汉武帝的时候,还有一件很可以纪念的事,就是儒家的学说,从此盛行,所谓经学在中国学术界上占了重要的地位. 儒家奉孔子为祖师.孔子死后,他们的门弟子虽没有能够尽量传布他学说的重要部分,仅仅注意于繁琐的礼仪 ...
-
安平秋 | 儒家、儒学及其历史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高校古委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安平秋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儒家经典与<儒藏>编纂",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是儒家.儒学及其历史.第 ...
-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教与礼教、乐教共同成为中华文化“六经”“六艺”传统的纲要。中国历来的读书人,都接受诗的滋育,从髫龀发蒙,以至穷经皓首,不读诗、不写诗、不受益于诗教,几乎毫无可能。 “诗教”意在通
2021诗教论坛在京举办 学者探讨当代"诗教"重构路径来源:光明网2021-05-18 13:185月15日,由国际儒联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主办的"溯源风雅 再启弦歌202 ...
-
辞赋(15)简述古代辞赋的来源兴起、发展进程以及名家名作
(屈原像,图片来自网络) 辞赋(15)简述古代辞赋的来源兴起.发展进程以及名家名作 余大中 01.古代辞赋的来源兴起 辞赋,古代的一种文体,源自战国,滥觞于骚,鼎盛于汉,故世称汉赋,后转为诗文之总称. ...
-
此人乃古代易学大师,准确预言堪称神技,传说他不输管辂
晋代有一位"神卜",被称为占无不中,他有通天彻地之能,时人称其不输"京房管辂". 京房是西汉易学宗师,创立京氏易学,影响至今.管辂则是汉末三国的神卜,也是一位传 ...
-
老子的“不如守中”与孔子的“不逾矩”,古代方内数理、数学发展
古人的方内与方外 前文连载,我们可以看出,先秦的古代数理文化,在河.洛天圆地方的一统数理文化的基础上,伏羲的先天八卦的数理是以方为基础的.至文王,在数理的人文解读上,继承了用方来作为数理的基础.至孔子 ...
-
中国古代九位致力于儒家思想发展的著名思想家
中国古代九位致力于儒家思想发展的著名思想家 回看儒家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像卷幅上浓厚的一笔水彩画,多姿多彩且渲染古今.如此严谨且完整的儒学体系,是经历了千年所完成的,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儒学家传承并拓展而成 ...
-
二轮微专题01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轮微专题01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古代的冶炼和铸造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冶炼和铸造资料介绍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冶铸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世界范围来看,铜是最早产生的金属,而我国古代最早冶炼和铸造的是青铜.它首先是 ...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宰相”和“丞相”有何异同点?
中国古代的最高权力机关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王侯将相!"这其中王.侯.将三者从古至今虽然有过一些细微变化,但总体上的内容结构在封建社会中一直是沿袭的一种状态.而"相& ...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