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欣赏|故宫博物院藏玉大全

(0)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清)6

    101.和田玉嵌白玉龙纹盒清中期高17.5厘米 口径 21.3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碧玉,有浅斑,胎极薄,微透明,盒体近似球形,盒身与盖,皆似半球,有子母口相扣合.盖顶稍平,嵌白玉圆片一块,其上镂雕云龙纹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2

    21.白玉镶金镯 唐 直径 8.1 厘米 1970 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此镯由三节相等的白玉组成,上刻凸弦纹,每节玉端以金兽面包镶连接,内侧用两颗金钉作铆,兽面间有穿孔,加金条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5

    281. 白玉镂空福寿方形牌 明 长5.7厘米 宽4.5厘米 1982年西安市征集 西安市文物局藏 长方形镂空牌中部一'寿'字,其旁有蝙蝠飞翔,以串枝叶.梅花.竹叶衬托,外围竹节形方框.寿字为长寿吉祥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0

    181.白玉双人耳礼乐杯 元 通耳高 7.5 厘米 口径10.8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细润,随绺纹有黄褐沁.圆形,里外雕纹饰.里壁至底琢朵云,共四周三十二个.口沿外阴刻圈纹二十个.外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古玉欣赏|故宫博物院藏玉(商)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夏之后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王朝,自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国家,至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及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被周武王带领西南各族所灭,共传17世,31王,历时500余年. ...

  • 故宫博物院藏玉欣赏

    今天是博物馆展览模式~ 介绍四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精彩玉雕.敬请欣赏~ 喜欢的同学也可收藏留作资料,日后随时参考. 明代 青玉 花卉纹杯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质,以大片花瓣为杯身,内底花蕊呈半球形,杯身外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明代

    明初,明太祖不仅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巩固其统治,而且还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使中国封建经济得以急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相继形成了以北京.苏州.南京等地为首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明代(下)

    明初,明太祖不仅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巩固其统治,而且还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使中国封建经济得以急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相继形成了以北京.苏州.南京等地为首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明代(上)

    明代我国城市经济高度繁荣,玉器的需求量亦日益增强.在这种形势下,琢玉名匠辈出,玉器品种更加丰富,不管是文房用具.装饰品.陈设品等无一不有.随着商品化生产的发展,玉器艺术品数量空前高涨,琢玉技术也取得了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清代(上)

    碧玉兽耳活环香熏,清, 通盖高13.4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0.5厘米. 青玉甪端,清, 高12.5厘米,长19厘米,宽8厘米.清宫旧藏. 玉质暗青色,有微斑,局部染褐色.甪端为卧姿回首状,兽 ...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玉一瞥

    北京故宫号称藏玉超过三万,但是人们很难有机会看到它的全貌,在这方面,北京故宫的开放程度远不如台北故宫.同台北故宫一样,北京故宫藏玉主要以清宫旧藏为主,但是太多富丽堂皇的明清玉器难免让人提不起精神.而台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清代(中)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此时期继承发扬了数千年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了难以计数的优秀作品. 青玉龙凤尊,清, 口径18. 2×7厘米,足径16.8×6.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一瞥(二)

    古玉吧 在这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