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惨烈之战: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全部阵亡
相关推荐
-
绿营为什么打不过太平军?你看军官和士兵间的关系就知道了
根据记载,湘军建立之前,清军常备军中有25万八旗兵和66万绿营兵,而真正在一线与太平军交战的大多数都是绿营军.绿营军在嘉庆时期的战斗力已经非常差,白莲教起义的时候,绿营军就没打过几次胜仗,后来还是清政 ...
-
缅甸最鼎盛的时期,为何与清朝,进行了长达7年的轮战?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清朝一系列的故事,例如清朝与准噶尔部的战争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最鼎盛时期的缅甸.认真地说,在缅甸最鼎盛时期,曾经几乎控制了大半个东南亚,而且屡屡侵犯清朝的云南省.当时,春 ...
-
雍正九年和通泊之战,八旗军败得有多惨?北京旗人家户户治丧!
1731年,也就是雍正九年,清廷与准格尔汗国的和通泊之战,可以说是满清立国以来,女真八旗军损失最惨烈的一次. 但事实上,如果单从人数而论,满洲八旗在此战中阵亡.被俘七千余人,和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赵国动辄 ...
-
和通泊之战中的索伦鸟枪骑兵,到底该不该为战败背锅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3417,阅读时间:约12分钟 编者按: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是清朝统一蒙古之际最惨烈的败仗,这场战役中,清军仅精锐八旗就损失了七千余众,18位高级将领更是战死14人 ...
-
和通泊之战,清朝一万余精锐士兵全军覆没,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公元1616年,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辽东女真部落日益壮大,成功建立后金政权.随后,不断向外扩张,蚕食漠南蒙古.蒙古末代大汗被征服后,大元玉玺落入女真部落手中,而后改国号为"大清", ...
-
康熙30年心血付之东流,雍正尽损八旗精锐,京城家家披麻戴孝
十六世纪,辽东女真部落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逐步崛起,于万历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为了能够南下逐鹿中原,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不断以武力蚕食漠南蒙古,在征服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获得大元玉玺 ...
-
和通泊之战:八旗精锐不敌游牧部落,连雍正都心疼军费,只好议和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以笔墨慨叹战争的残酷和牺牲.李白也感叹,在这战争频繁的地方,能有几人生还? 康熙二十七年,清朝与准噶尔爆发了 ...
-
雍正年间清军伤亡最大战役,和通泊之战,何以让京八旗家家戴孝?
在<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剧情,说的是康熙五十六年,西北战事又起,康熙帝派出了六万大军前往平叛. 而这六万大军的将领傅尔丹轻敌冒进,结果中了准噶尔部队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康熙帝不得不从 ...
-
和通泊之战:清军二百年间最大灾难?八旗家家戴孝,北京处处白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短短的14个字,从唐代至今,已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一千多年.它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战死士兵的妻子切入,通过白骨和梦中良人的强烈对比 ...
-
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到底多惨以至于京城八旗家家戴孝?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可雍正年间的和通泊之战失利,让雍正十分难过,因为此次战役中都是八旗中的精英,并且有近一半的人出自京城八旗,这一战让原本打算趁准噶尔大汗刚继位,内政不稳, ...
-
傅尔丹[清朝将领]
人物生平 初征破敌 康熙二十年(1681年),傅尔丹承袭了三等公的爵位,兼任佐领之职,被授为散秩大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西巡,驻跸祁县郑家庄,于行宫前检阅太原城守兵骑射.有一匹马受到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