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回老家

(0)

相关推荐

  • 乡村真正的“女汉子”——我的三奶奶

    文:心雨 图:来往网络 离开老家的乡村,算起来已经有20年了,但村里的一些人物,总是让人难以忘怀,譬如--我的三奶奶. 十天前,我回了一次久违的老家,在村口,我看到一个裹着头巾的老人,坐在路边的石板上 ...

  • 散文: 老家的炊烟

    冬歌文苑 老家的炊烟 我的老家在一个贫困县的乡下,固然也有了乡村故事,泥土芳香,鸟鸣山幽,田间地头,还有乡亲们吆喝的声音,回忆那种至纯的乡情,永远结晶在我的内心深处. 老家的炊烟有着浓浓的味道,更有着 ...

  • 散文丨老邻旧居

    作者简介 作者,青远,本名赵青,河北沧州人,诗观:从旅途中寻找灵感. -作品欣赏- <老邻旧居> 搬离老家有十几年了,偶而带孩子们回家,那些老邻居们见面都很热情,让人感觉特别亲切,问一些你 ...

  • 邹辉:消失的村庄,永远的乡情

    消失的村庄,永远的乡情 安徽淮南  邹辉 生活中有许多始料不及的窘事,也有不少机缘巧合的趣事. 这几天小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恰巧施工的师傅们是故乡老家潘家洼的乡民.真是"老乡见 ...

  • 乡情难忘,我在长三角采访的日子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有资料显示,兰陵蔬菜占据上海60%以上的市场份额,约有15万人从事蔬菜生意. 在长三角经济区采访的这些天,感受到的是兰陵人的闯劲和干劲. 从上世90年代开始,穷则思变.很多兰 ...

  • 曹先锋 :这个夜晚,我想爷爷了

    我的爷爷 曹先锋 离上个月回家看爷爷足有一个月了,上次回家正碰到堂弟结婚.今天另一位堂弟办升学宴,本来应该回去参加并看望爷爷,但远在近九百公里外,我回趟家还真不方便.我想把假期凑到中秋与国庆,那样能在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我的奶奶/陶宏良

    又到了清明节,这个时候山坡上也开满了白花,好像也在为已故的亲人的缅怀敬念,让人沉重沁心!这个时候我又想起最亲的奶奶.我还没有上学前的童年时光多数时间是与奶奶度过的.我家是在滇西怒江大峡谷之中,老家是保 ...

  • 原创散文: 永久的乡愁

    文/雁南飞       客居他乡多年,乡音未改,乡情愈加浓重,准备叶落归根,颐养天年之时,我离故乡却越来越远了......                          --引子      乡愁是 ...

  • 乡情散文:回老家小记

    2021-09-14 08:09· 乡情散文:回老家小记 文:挺好挺好 4月初回老家,做完清明祭奠,又在村上逗留了两天.头一天上完坟和弟弟妹妹一起种了几棵国槐.弟弟说,过去父亲总在种树,现在,该我们继 ...

  • 乡情散文:回忆小时候拉风锨

    文:张宗龙 我们老家把"风箱"叫风锨,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吹风工具.风锨,我小的时候村里家家离不了.户户都要用.人人会使唤.那一拉一推发出的"呱嗒呱嗒"的响声, ...

  • 姜浩的乡情散文:我们的童年在春天

    原标题:又是一年野菜香 村北后山,阳坡,半山腰是粉色和纯白的杏花.山脚下的农田里,一簇簇捂梨蒿,绿油油的.路边,紫色地丁不知道啥时候开的花,草叶还打着卷儿,苦麻碟却在石墙缝里探出头来,空气里弥漫着花草 ...

  • 乡情散文:记忆中的故乡

    文:下雪 遥远如梦的故乡啊.故乡--寺沟村,很平静地呆在一方,却让人眷念不舍-- 这里的住户全姓"毕",都始于周时毕高公那个遥远的祖先:这里有过祠堂,有过许多庙宇,也有过私塾,还有 ...

  • 【工作动态】 ‖ 首届“天津散文杯”全国乡情散文大赛及评委会组成人员简介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本刊讯)经天津散文研究会研究协商,确定首届"天津散文杯"全国乡情散文大赛评委会的组成人员 ...

  • 乡情散文:儿时割麦的日子

    文:张宗龙 "过了九九再九九,麦子上了口". "蛤蟆叫呱呱,一个半月吃疙瘩" "过了端午吃新麦". "咣咣哆雀.咣咣哆雀--布谷鸟 ...

  • 乡情散文:回家过年

    腊月29,我和老婆还有儿子,一家三口,回家过年.给父母带回一箱啤酒,两个猪蹄,二斤排骨. 先回村里,到大娘家看看大娘.这是大伯去世的第一个年,一定要看看大娘. 妹夫小亮在院子里安灯笼,4盏大红灯笼,挂 ...

  • 乡情散文:老屋,心灵的归宿

    乡情散文:老屋,心灵的归宿 文:清源 前几年,在与老房子相隔不远的地方建了三层的小楼房,于是全家便欢欢喜喜地迁入新房子,再加上这些年随着我们兄弟姐妹们异地上学或工作,原先的老屋也就慢慢的冷清了下来. ...

  • 乡情散文:家乡的集市上

    文:谷雨春晖 双河镇大集上有一家丸子汤锅,一口八印大铁锅支在黄泥砌的炉灶上,冒着腾腾热气,旁边的青石板台子上的箩筐里堆着黄灿灿的萝卜丸子,几张黑不溜秋.油迹斑斑的桌子,一摞粗瓷大碗,这就是集市上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