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刊备选)房|李牧(江苏)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310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文/李牧(江苏)

房,是历史的留影,又是历史的见证,我见过很多房,看到了历史的痕迹。

房的种类很多,从小茅房,到大宫殿。

房子的好坏,大小,也反应了房子所有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

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无断绝。说明杜甫也住了苦不堪言的房子。

《陋室铭》的记载;苔痕上芥绿,草色入帘青,看来刘禹锡的日子要好很多。

这个就是古人对自己房子的描述。

小茅房没有什么叙述的,大宫殿只能自己看了才有感觉,要描述宫殿也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完,我没有这个见地,也没有这个能力,写出描述宫殿的好文章。

这里想说说自己看到的一些关于房子的信息。

我的家在无锡乡下的一个小镇。对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很多只能是依稀有一点印象。

我们镇上在嘉庆年出了一个状元,小镇就也不是很小,由于这个状元的官做了不是很大(也许比较清廉),在老家也没有很大的房子。

老街比较长,都说有三里长,实际上真正的比较热闹的地方,也就几百米,而且房子都一般。

记忆里,状元家的房子也不是很好,比一般人家的大一点,有一个厅,比较大,都是没有雕梁画墙。

我们镇上有两房子比较大,一个是大戏院,另外一个是一坐大庙。

在江南乡下有一大戏院的镇,应该是比较特殊的了。

我进戏院看的时候不到十岁,戏台还是很大的,前面是有背椅,后面就是长条的木凳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以后基本上没有戏剧演出!所以我就没有在戏院看过戏。

另外一个大房子,就是一座庙了,好像叫大王庙。

因为庙是迷信的产物,在那个年代,很少开门,庙离我上的小学不远,经常去旁边玩,也偷偷的进去过,印象就进去过一,二次。房子特别高大,里面有大佛,有四大金刚……

由于年龄小,记忆也模糊了,应该没有和尚,好像有一外来户,经常住里面,是不是看管的,就不知道了。

由于有两房子,让以前老年人对家乡记忆特别牢固。也许是其它镇上,不一定会有这样的大房子的原因。

老人们经常对我们说,这个是我们镇上的骄傲。

但是以后房子就没有:在那个特殊年代,把这两房子烧了。

我记得看到火光冲天,热火朝天。但是我不知道的是,把大戏院与大王庙拆了的木头与铁矿石一起在烧。

听说,在拆的时候一些老太太,还在庙门口哭得十分悲哀。

我也经常去农村看看,无锡的农村也是比较富的,基本上都是瓦房,但都是低矮的(可能当时应该是比较高大的了),很少有人家铺地砖。基本上都是土的地面。

当然也有少量的草房,有点草房是养猪的。

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了,有机会去看看外面的房子。

我记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参加省里的检查组,从南通,到连云港,一路走了十几个县,几十个工厂。

苏北的农村真的特别穷,一路往北,越来越穷,南通应该好一点,但是也应该有四分之一的草房。

到了近连云港,那里就有五分之三的农民住草房了。

由于我们去工厂,所以农民家基本上没有去。

改革开放以后,苏北的农村也富了,现在去看,很少有草房。

由于我爱好收藏,所以空余时间经常去安徽南部,江西北部的山区去看看,哪里的房子就不一样了:

安徽南部的黄山周围几个县,江西北部的临川,婺源,有很多老房子,明清的老房子特别多,很多村子都有古老的房子。

老房子的结构基本上差不多,前庭,中房,后院,前庭一般有水池,或者有井,主要是防止火灾的,两边有厢房,中庭就特别讲究了,后院一般比较雅静 ,现在去看后花园,也看不到什么。很多房子都有围弄,应该是防止偷盗之用。

整个房子雕粱画砖,门庭高耸,石狮,石鼓守门,里面有古屏风,中堂对联,家具古扑,地砖基本上都碎了,高低不平,但是都可以看出房子,当年的宏伟气魄。

现在看到的西递,宏村基本上就是那些房子的缩影。

房子是时代的縮影,说明在明,清时代,皖南,赣北经济,文化的繁荣。

看了这些房子,我对古房子就特别有兴趣,如果早知道,我肯定要学习这个专业了(估计那个时候也没有这个专业)。

因为客观原因,很多房子都濒临倒塌的地步。

有的房子被香港的一些人,照搬到新加坡,香港去了。

每次去,都能够看了慢慢的倒塌了的房子。

现在仍然有一些老房子保护了起来,但是很少,很少。

就算保护起来的,也是地方政府当了摇钱树!

我在上海读的大学,上海有远房亲,我叫她姑妈。

她的女儿就嫁给了资本家的长子,由于年老了,没有人照顾,就住在女儿家,我去过她们家几次!

她们住的房子是小洋房,上海住小洋房的都是有钱人,小洋房外面看起来还可以,但是里面就不怎么样,(也许是住了很多不是主人的客户)一,好像黑黑的,光线不好,二,通风也没有现在的房子好,三,由于年久失修,里面的地板,墙都老旧了,虽然这样,如果装修一下,住了宽敞一点,应该是很好的。

上海的石库门房子现在还有,去看看可以,现在住可能不习惯了,只能是一个年代的记忆。

上海的和平饭店,是三十年代的老房子,我去看过,的确十分豪华,西洋气派,到现在去住一下,仍然不失是直得欣赏,享受的地方。

五八年以前 ,北京有十大建筑,我去了不多,外面看看好像很气派,但是感觉就是富贵有余,文化不足。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房子变化很大,九七年,我在上海买了一间房子,那个时候价格不贵,静安寺附近的房子也不超过五千一平米,房子都是造了很高,我买的房子就造了有三十四,五层高,现在建造住宅房也就这么高了。

改革开放以后,新的房子增出无穷,上海的金茂大厦,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南京的金陵饭店,苏州的裤子楼,举不胜举,

但是,我感觉最让我流连忘返的仍然是故宫的建筑,西安的城墙,安徽黄山、江西婺源的老房子。

精雕细刻,有文化的记忆是永远。

版权和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刊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即删除。

特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牧,天赋文学社特约作者,江苏省无锡人,现在经常住海南。上海某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经常写一些技术文章(有很多发表)和散文、诗等文学作品。有原创文学作品发表在《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等新媒体。

【友情提醒】

纸刊《天赋文学》报第二期现已出刊。全国各地文友,如有需要纸刊者,只需加主编微信提出申领、提供详细收货地址和收货人及联系电话、支付邮资,即可在三日内免费领到纸刊两份。

【温馨提示(投稿指南)】

本刊纸刊所用稿件均从天赋文学社旗下四个公众平台(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天赋文学、金道文学)所刊发作品中选用。关于稿费及本刊微刊和纸刊用稿的说明请点击并阅读下面内容:2020年最新投稿指南和稿酬规定 及(最新)纸刊《天赋文学》报创刊号大揭秘

《文学时代微刊》编辑部

主编:郑清风

执行编辑:早春丽日

编辑:花想容兮 尚斌 鲁捷 师法自然

文学时代微刊公众平台微信号:wxsdwk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 文学时代微刊

(0)

相关推荐

  • 【文艺众家第129期】(第三期征文第8篇)小屋苫房草

    文艺众家第三期主题活动征稿:故乡,那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间:11月19日至12月18日.形式:散文.小说.书法.绘画.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点击 ...

  • 没房很正常 有房才不对

    人类文明就是对大自然的征服,大自然非常吝啬,自然状态下,贫穷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色.贫穷不需要解释,也是不需要理由.人类60万年的历史上几乎所有时间都是贫穷的,贫穷再正常不过,富裕才是异常!没有房子很正 ...

  • 【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二集 黄金和黄酱的故事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 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二集 黄金和黄酱的故事 文/郁志发 [题记]黄金和黄酱的互换,让海门郁氏人走上了迁徙创业的艰辛之路.郁江福由此忏悔而生发慈善之心,发达之后建立"積善 ...

  • 新人驾到:老屋【常拴富】

    民国十八年,家境败落,爷爷把房子卖给了三爷,在村西头儿搭了三间草房,这是我记忆中最早的家,在半山坡上. 日子一长,破旧的草房垢面褴褛,抖抖瑟瑟,凄惨悲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 【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五集 ​ 木行桥郁家新新宅的悲哀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 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五集 木行桥郁家新新宅的悲哀 文/郁志发 [题记]"郁家新新宅"相对郁家东宅.郁家西宅.郁家新宅而言,本集讲述这座古宅也是一座凶宅的来龙去 ...

  • 【辽宁老建筑-沈阳:几处百年农宅】

    苏家屯吴家屯刘育民宅 吴家屯刘育民住宅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吴家屯河柠路北侧,建于上世纪初,距今有110年左右.宅阔三间,坐北面南,砖混结构,青砖青瓦.虽素雅.古朴.宁静,但在现代民宅的簇拥下,难免显得低 ...

  • 幸福像房子一样

    幸福像房子一样 □解启胜 今年春节期间,我和父母在"幸福家园"小区文化礼堂里观看农民自编自演<我们的村晚>,当听到:"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以前忍饥 ...

  • (纸刊备选)海南白鹭湖心绪|李牧(江苏)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纸刊备选)​琼意景|李牧(江苏)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091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琼意景 文/李牧(江苏) 题记:喜居海南琼中白鹭湖,朝看白鹭零零散散,飞去觅食:晚看白鹭陆陆续续,饱餐而栖.浮想联翩,欣然命笔. 烟雨朦胧胧, ...

  • (纸刊备选)​秋赏山岚|李牧(江苏)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281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秋赏山岚 文/李牧(江苏)     昨天在农家乐吃晚饭,看了小山很美,今天早上早起,喜气洋洋,登山看景.     山石林立,烟雾缭绕,空气清新, ...

  • (纸刊备选)冬瓜|王锦(江苏)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纸刊备选)​良好的家风使孩子终身受益|王锦(江苏)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纸刊备选)小舅和姥姥|徐成祥(江苏)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纸刊备选)夏天的雨|徐成祥(江苏)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纸刊备选)菊花|徐成祥(江苏)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纸刊备选)梦里水乡|王锦(江苏)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