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感•超越性•多样化——我追求这样的开学第一课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开学第一课意义非同寻常。理想的开学第一课,应该具备三个特点:方向感,超越性,多样化。

一、方向感

第一课有导向有奠基的作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不可随意,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要有清晰的方向指引。目标设计的时候,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以高中为例。高一适应,适应新学校,新老师,新环境,夯实基础;高二坚持,途中跑容易懈怠气馁,打气鼓励明确要求最重要;高三冲刺,放下闲事闲思,最大可能激发潜能。

信息传播会有折损,老师思路清楚,方向明确,学生才能高效执行,把工作落到实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毕竟不是很现实。

二、超越性

超越性,侧重于内容层面,它包含三个维度。

其一,和学生相比,想得比学生早,想得比学生多,走在学生的前头。其二,和自己比,比以前想得深,比以前想得透,也说得更明白,学生更易于接受。其三,和以前的老师相比,给学生全新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欣赏甚至是崇拜。

开学第一课的意义,就是在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给他指明方向。如果是老生常谈,旧调重弹,学生返校后,对学校没有丝毫的憧憬,不利于学生后续发展。

所谓的超越,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是稳定缓慢的变化。对有些学生而言,甚至都体会不到老师的用心和变化,但老师确实走在了追求卓越的路上。

三、多样化

开学第一课,从字面上来看,只是一堂课,每年开学,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也都是几十分钟。取名第一课,只是表达的需要,在教育实践一线,第一课可以就是一堂课,可以是围绕开学的系列课,毕竟,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开学工作千头万绪,要在一节课里解决也是不现实的。

从主持对象来看,开学第一课可以是常态的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家长、校友和社会贤达,从呈现形式来看,既可以语言宣讲,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采用歌舞等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开学第一课到底怎么上,取决于它的受众,教育主管部门主持的第一课,面对的对象群体比较复杂,他们的表现形式将会更丰富多彩,考虑的要素也会更多。

过去追求素质教育,如今倡导核心素养,教育不论怎么变,永远跳不出追求真善美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是相对稳定的,所谓的多样化,是用全新的素材对教育内核进行包装,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中愉快接受。假期一两个月,社会风云变幻让人应接不暇,老师要用心关注时事新闻,与时俱进对学生开展新时代的教育。

文无定法,同样,好的开学第一课也没有模版。但我相信,好的第一课一定有共性。倘若开学第一课具备方向感、超越性、多样化的特点,不一定是卓越的,至少它是优秀的。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浙大等多所高校培训讲师,国培、省培授课教师。《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级》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