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清教授团队首次创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预测模型指导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精准预后判断和早期患者治疗决策
相关推荐
-
低乳腺密度被确定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风险的潜在预后因素
<JAMA网络公开>上发表的数据发现,乳腺密度较低的患者患严重淋巴水肿的风险较高.该结果表明,钼靶乳腺密度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淋巴水肿风险的预后因素. 概述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使 ...
-
预测模型第2篇|基因表达预测模型登上血液学顶级期刊
欢迎来到医科研,这里是白介素2的读书笔记,跟我一起聊临床与科研的故事, 生物医学数据挖掘文献分享,R语言,TCGA数据.GEO数据库, SEER数据挖掘, 临床预测模型研究. 简介 2020年2月血液 ...
-
CSCO 2020淋巴瘤专场 众大咖带来了哪些新洞见
9月23日,CSCO 2020会程过半之际--淋巴瘤专场在秋味浓厚的哈尔滨准时召开,各种观点在这里碰撞,股股思想在这里汇聚交融. 据统计,淋巴瘤每年约10万人发病,每年大约30%患者复发.近五年,淋巴 ...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NP主要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与其他分子标记相比,SNP具有分辨率高.覆盖基因组范围大.遗传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和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在药物基因组 ...
-
清华大学蔡峥教授团队破解宇宙重元素之谜 首次发现宇宙中存在较重的元素
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蔡峥及其团队通过观测首次发现宇宙中存在较重的元素,这些重元素来源于大质量星系的反馈作用.这一重要发现挑战了宇宙早期的重元素起源于小质量星系活动的假设,在观测宇宙学领域,对理解早期宇宙 ...
-
Nat commun. | 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团队首次实现对人造环形染色体的基因组重排
一.成果短讯: 2018年9月17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合成生物学元英进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题为" Ring synthetic chromos ...
-
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的临床前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
来源:呼吸界 2021-08-31 09:002021年8月,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经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顶级权威杂志Journal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团队首次发现:胰岛素不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新冠患者的降糖治疗
楚天都市报12月4日讯(记者李曼英 通讯员蔡敏 田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内科汪道文教授团队通过回顾性研究首次发现了胰岛素治疗与患有2型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高死亡率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 ...
-
华中农大闻玮玮团队首次完成基于单细胞测序的茶树基因组单体型分型,揭示茶树重组交换模式和种质资源间复杂...
多年生木本作物茶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其基因组庞大(约3Gb),杂合度高,且自交不亲和.单体型一般是指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共同遗传的多个等位基因的组合,其在填补缺失基因型数据.研究重组交换模式以及追 ...
-
中科院化学所&北师大毛兰群教授团队:首次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用于活体传感平台
通讯作者:江迎:毛兰群 通讯单位:中科院化学所:北京师范大学 大脑中已知存在多达200种对大脑非常重要的功能小分子,它们中一种或几种物质与特定的病理状态相关联.活体同时选择性地测量多种神经化学物质 ...
-
柳叶刀子刊| 中山大学第一附院罗俊航教授团队揭示了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对局部肾细胞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推荐:江舜尧 编译:莫沉 编辑:马莉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俊航教授团队于2019年3月14日在<Lancet Oncol>上发表题目为<Predictive value ofsin ...
-
河北科技大学李争教授团队: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设计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活动专区 CES Conference 团队介绍 李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河北省首届"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 ...
-
【彤心飞传】中国原创研究 | 王如兴教授团队:心电图筛查左室功能不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栏目介绍 彤心飞传是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刘彤教授和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内科谷云飞共同推出的一档心血管前沿文献速读栏目.每期精选国际顶级期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深度呈现,以期让国内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