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篇:高仙芝和封常清死的到底冤枉吗?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功勋名将被俘后变节投降, 大唐朝廷怎么对待他的, 你绝对想不到!
大图模式 01 翻开唐朝的历史,大家都是赞叹不已.贤明的君主,高深的谋士,如云的战将.民间关于隋唐的各种传奇和故事,可以说比肩三国,盖过前朝. 唐朝之所取得这么高的历史成就,是和它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0章)
那么,李隆基为何要重用安禄山呢? 李隆基之所以重用过安禄山,既有政治考量,也有军事需要.对内,他想利用安禄山牵制其他武将,对外,他想利用安禄山稳定北方战线,进一步开疆拓土. 不过,为了防止安禄山心存异 ...
-
多行不义必自毙!疾病改变了历史,安禄山为何灭不了大唐王朝?
安禄山并无攻灭唐朝的可能,因为他自己的身体因为晚期糖尿病,健康状况恶化严重,根本支撑不住了,正是天夺其魄.恶贯满盈. 安史叛军以范阳.卢龙两镇边军为核心,整个大唐帝国军队的1/3精锐部署于此,是以起兵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大唐一代名将的人生悲剧
大唐天宝十二载(753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指挥唐军再次击败吐蕃,夺取了黄河九曲之地.这一地区是黄河的上游,在青海湖的正南面.这是青藏高原上唐军能占据的最后一片肥沃土壤,再往上走,将是广袤无边的不毛之 ...
-
此物最相思(第315章)
当李隆基愤怒地质问哥舒翰还在等什么时,哥舒翰知道自己在等什么! 哥舒翰虽然年纪大了,但头脑依旧清醒.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也知道手下军队的弱点:它是拼凑出来的大军,凝聚力不够,战斗力也远远不如安禄山的铁骑 ...
-
第十六回 老来昏庸信胡狼(16.4)
原来大唐为牵制吐蕃,以前一直扶持南诏国,导致南诏势力得以日益坐大.大唐见状后,怕其不服管制,又企图对其加以控制.天宝七年(西元748年),南诏王皮逻阁死,阁罗凤袭云南王位.姚州都督张虔陀企图利用阁罗凤 ...
-
此物最相思(第316章)
756年六月初九,潼关的平安火始终没有亮起来,李隆基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潼关失守了! 因为李隆基一连串的错误决定,他接连失去了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大将,潼关失守,意味着长安无险可守,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