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揭示一下魏晋书法奥秘
相关推荐
-
放弃牙医教书法,佛山书法家黄显霖:此生此字 心摹手追 溯彼流风
以王羲之精致优雅的书风为核心的中国书法名家经典谱系--帖学传统,发轫于魏晋,在初唐成为正统.自此,对宣扬自我的追求,对继承传统的执着,成为中国书法家约定俗成的精神信念. 30多年前,素有"中 ...
-
小楷难入国展?她以一手精妙小楷入国展
当下,越来越多的书家 和书法爱好者 开始关注研习小楷了 正所谓"不善小楷不书家" 但小楷有其自身独立的 笔法.字法及章法 不是用小楷笔把字写小就是小楷 小楷创作需要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
-
明代小楷第一人,得钟繇、王羲之笔法精髓,...
明代小楷第一人,得钟繇.王羲之笔法精髓,直入魏晋,中书协有谁可比 楷书,是不是书法的基础,这争论由来已久! 懂得书法史的人,都知道,楷书分为两个阶段:魏晋的小楷,唐代的楷书! 唐楷是在魏晋小楷基础上发 ...
-
全世界仅存的一件魏晋真迹,而今虽只剩下4...
对于每一个真正追求书法艺术的人而言,魏晋书法是其毕生的最高追求,在"帖学"领域,魏晋书法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绝顶高峰,后世无人能够越过. 所以魏晋时期的书法真迹便成为了书法界的至宝, ...
-
王献之楷书《洛神赋玉版十三行》,小楷极则,透过刀锋看笔锋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历来为书家所重被称为"小楷极则"可以说<十三行>代表了新体楷书的高度成熟是融入了行书笔意的楷书经典<十三行>版本最多其中以 ...
-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高清原碑(移动微字帖)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东晋王献之的小楷书法代表作,原来的墨迹写在麻笺上,内容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的著名文章<洛神赋>.从作品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 ...
-
这幅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的临作,你觉得如何?
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的临写之作,先看看作品全貌: 再看看放大的效果: 你知道此临作作者是谁吗? 其实作品的落款已经公开了答案,它的作者就是岭南书法大家麦华三! 麦华三,广州番禺石碁镇官 ...
-
临写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的临写作品全貌: 放大的效果: 作者就是岭南书法大家麦华三! 麦华三,广州番禺石碁镇官涌村人.幼年就读私塾,民国16年(1927年)考入广州大学预科,半工半读. ...
-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原石高清大字
书法密码2018-07-07 17:55:27
-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笔法论
随着书法技法的推进和书写工具的多样性,水书写平的不断提高,笔法成为书法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上的书法家,无不注重笔法,其有优越的笔画位置.丰富的书写笔意和独特的笔法资源优势,但书法技法发展已经跟不上现代 ...
-
书法字帖 | @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小楷书<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 ...
-
欣赏| 梁巘 行书节临王献之洛神赋册
[清]梁巘 行书节临王献之洛神赋册 每页24.8cm×15.6cm 纸本 南京博物院藏 释文: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 钤印:存国(朱) 程氏万孚所藏(白 ...
-
柳公权行草书《临王献之洛神赋》《蒙诏帖》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是晚唐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钟繇.王羲之,后来遍习欧.虞.褚.颜,融会众长,自成一家,是中国书法史上继颜真卿后最为著名的楷书名家.所创"柳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