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如此迷人
唐三彩泛指唐朝的色釉陶瓷,颜色釉一般指的是黄红白,当然也有其它的颜色,其它颜色有黑或绿、赭、蓝。唐三彩在初唐和盛唐时候到了顶峰,后唐时期,由于瓷器的兴起,唐三彩走向了衰弱,在后唐时期,出现了辽三彩和金三彩,和唐三彩比她就是个小儿科。

唐代是我国封建朝代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文化、,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 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各种文化,包容了外来的好多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唐三彩作为古往今来陶瓷器的巅 峰之作,拥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那么它的制作工艺也必然是十分复杂的。

唐三彩,可以说,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的光辉篇章,也是人类制陶瓷史上的一个闪光点。然而,由于审美观的年代差异,导致在近很多年来,唐三彩的表现都是可以说不尽人意的。当然,这其中也有数量稀 少、国家管控严格、境外难得一见等因素所在吧。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宋瓷、元青花釉里红、明清官窑等瓷器屡创天价的形势下,唐三彩还是没有在市场上得到符合其身份的价值体现。如果我们从未来大势来看,唐三彩,我相信其仍然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收藏品类型。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据乾县工艺美术厂原厂长张锦田介绍,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当时制作场地主要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 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因此,现在出土的“唐三彩”,文物价值高,倍受藏家珍爱。

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一直为民间收藏者所忌讳。自上世纪80年代初由国外藏家关注后,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尤其是唐三彩珍品在国际拍卖市场迭创新高后,国内艺术市场也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不少早年流出国外的唐三彩珍品也开始回流国内。
唐三彩诞生于唐代。成熟的陶瓷技术是唐三彩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盛极一时的厚葬之风是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孕育其最 好的艺术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