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们来了!中科院院士表示我国将在2020年发射火星车!
相关推荐
-
天问一号距离地球约2亿公里,如何跟地面保持通讯?专家:有重器
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人类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然而由于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所掌握的科技水平非常低,为了加强对边关的管理和国内信息的传递,古人想到了建造烽火台.利用马匹等这些最原始的办法,通过点燃狼烟和八百 ...
-
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或者人口大爆炸,从必要性来说
我国发射"天问一号"的目的是什么?专家这么说 2021年04月12日08:44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国发射"天问一号"的目的是什么?专家这么说 ...
-
火星,我们到了!
2021年5月15日7点18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项目"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中国也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迈出了星际探索的重要一步! &qu ...
-
欧阳自远院士答“嫦娥”5问!中秋节“赏月”必看
今天,科学网联合腾讯一起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中科院院士."嫦娥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为大家讲讲月亮的故事. 我们希望,今年的中秋,当你驻足赏月的时候,能够想起从古至今 ...
-
天问一号距离地球超1亿公里,人类为什么要探索火星?
在古代,火星有"荧惑星"之称.这是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又在不断运动.所以古代人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追忆古时, ...
-
为什么人类对宇宙的热情,正在逐年下降?
2021-06-02 08:14 为什么人类对宇宙的热情,正在逐年下降? Wait But Why© 在SpaceX系列第1部分<人类与太空的故事(上篇)>中,我们经历了人类混沌初开对世界 ...
-
灵敏度世界第一 中科院院士:我国将再造5个天眼望远镜
中国的FAST射电望远镜直径高达500米,是全球最大也是最灵敏的,科学家通过它已经发表多个研究成果了.中科院院士武向平日前表示,我国将推进启动建设另外5台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一个巨大 ...
-
90岁清华中科院院士:3根主动脉堵了后,这么干,不用再去医院了
堵了三根血管,六年后恢复如初 长了良性瘤子,拒动刀带病快活 这个中科院院士,了不得 他就是我们的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还是清华大学至今唯一的一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黄克智院士, 今年已经90岁高龄. ▲ ...
-
中药葛根治疗高血压?降压防并发症!中科院院士:临床证实有效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或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健康,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压增高出现眩晕.头痛.耳鸣.失眠等症状,在中医学上属于&qu ...
-
红色特工转行为中科院院士,羡慕陈赓当大将,自己没军衔
建党百年之红色特工8:李强 作者:相忘于江湖 一个出身书香世家的懵懂少年,参加学生活动被中学除名. 边看边干,他为工人起义制作火药和炸弹:靠自学成才,他发明了地下电台:为躲避叛徒,他跑到苏联学习,成为 ...
-
张衡地动仪模型被移出教科书,中科院院士:房梁下吊块肉都比这强
近年来,对张衡地动仪的议论颇多.在2010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中,张衡地动仪被视为中国古代伟大科技发明的典范,并且进入教科书之中,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 ...
-
中科院院士:想要预防癌症,窍门就一个字,不花一分钱
抗癌18年,她用微笑战胜了"肿瘤君". 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在电视上播出,一定有很多人不相信. 8岁那年王威因为脖子上的肿块而被诊断出甲状腺癌,小小年纪就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但是癌细胞还 ...
-
中科院院士:“我不建议人人做普遍的癌症筛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这癌症筛查到底要不要做啊,咱妈就是因为乳腺癌去世的,你说咱俩要不要也去检查下?"向女士之前看过乳腺癌的相关科普,认为自己跟姐姐的风险还是比较大, 商量着去做癌症筛查. " ...
-
追忆中科院院士、我国人造卫星开拓者闵桂荣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科院官微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闵桂荣,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 闵 ...
-
【大家】吴云东——中科院院士,理论有机化学家
Key Word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screeing Designing small molecules Development of new modeling m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