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明年一定要出嫁(小小说)

作家屈伸是我的朋友,我认识他很早了,他不认识我。我们认识后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他的文章写的得早,也写得好。我最早见到他的文章是散文。我们认识后他开始写小小说,也是手到擒来,佳作连连。作品很受美女编辑青睐。广东名刊《佛山文艺》多次发表他美文。我开玩笑说,屈伸使了美男计。玩笑归玩笑,他的文笔确实了得。本期郑重推出作家屈伸小小说《明年一定要出嫁》。

明年一定要出嫁

屈 伸

一条河,尾巴轻轻一甩,就甩出了庆丰村。

群山把庆丰村裹成了个巨大的糯米粽子,百十户人家散落于山脚下的河道两岸,唯有一架晚清的石桥连着南北,大概是南岸有公路经过的原因,南岸人比北岸人显得富裕些。

明年一定要出嫁。从南方打工回来的路上,桃花就一直这么想。二十六岁了,村北头七十二岁的麻子叔说,早该嫁了。

桃花是大伙心里公认的美女,但却早早死了爹娘。

当然,桃花还有另外一个心愿,死心塌地的藏在她的梦里,连同第一个心愿,她都不会告诉王小多。

回到庆丰村的第二天,桃花便见到了挨刀死的滚坡死的发瘟死的可恨的王小多。王小多再不是昔日的王小多,王小多发财了,在柳弯镇开了个小型汽车修理厂,手艺是在东莞打工跟师傅学的。好个聪明的王小多,精贵的Q7也敢摆弄。虽没修好,但起码修过,他说。

关于王小多的诸桩破事,都是桂芳私下对桃花讲的。桂芳是桃花的闺蜜,在村里,死死帮桃花盯着“不乖”的王小多。

“嘿,王小多!”桃花在村西头的龙王庙前,叫停了一辆正驶向柳湾镇方向的二手北京现代。

如今,村村通了水泥路,路面像被二狗子用舌头舔过。只见一个利落的急刹车,把王小多甩出车外。

桃花正站在路的中央,对于王小多来说,就是朵开于家门口的桃花,经由三月的微风拂过,香味时浓时淡的发散。

仿佛测算村长到底有几根头发这类极复杂的数学,王小多反复的计谋着。先是使劲地眨巴着眼睛,愣了半晌后,方伸出手欲与桃花握手,有点镇长接见人的意味。

“专程在村口等我?”王小多没脸皮的问。

桃花没搭话。递过一样东西,洋气的欧式白色印花包装。

王小多的目光这才从桃花妩媚的脸盘儿上移开,眯着眼,他看清了盒子上的字:吉列牌电动剃须刀。

“哦!哦!”王小多抓摸起他溜光的瘦下巴。

“晓得你没长胡子,不像个男人。”桃花片片枫叶般抖落出一地女汉子才有的笑声,“给你爹的”

王小多也笑了,摇头晃膀的,露出了童年时的猴性,只是少了两吊欲流未流人看了着急的褐黄色鼻涕。

“走,去我厂。”提到厂子,王小多更似洛州的市长。

王小多的修理厂镶在柳湾镇一个岔路口东边,雇佣了6个工人,个个脏兮兮的,生意却十分红火。桃花瞅了半天也没瞅见传说中的Q7,仅有些破破烂烂的运土拉石的货车。

走在王小多的厂子里,桃花完全是在检阅,心里一点不自卑。桃花算是见过世面的女子,她去过的工厂可以说是豪华阵容,比这大多了。还有一个原因,王小多虽面相俊秀,身材却比桃花矮小,许是命中注定,他的身高打小追不上桃花。因这,桃花哥瞧不上王小多,说,王小多除了钱多,啥都不多,根本配不上桃花。每讲这话,桃花哥都要把手中香烟掐灭、扔掉,再出力踩进土里,即便是刚刚点上的。且总选人旺时提起,譬如:大伙聚村口端着老碗吃饭或是摇着蒲扇讲古。但是庆丰村大大小小的人都晓得桃花喜欢王小多。

村里喜欢王小多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她叫竹叶,同样是美人坯子,温柔得能拧出水来,脚脖还绑着对小铜铃铛,抬脚就有音乐。人说,庆丰村风水好,除了过去盛产朝廷贡米,后辈个个水灵。

可王小多不喜欢竹叶,说她是活在《大话西游》里的妖。主要是竹叶名声不好。前年,竹叶爹过寿,省城开来辆Q7,走下位肉墩子男人,醉了,也管竹叶爹叫爹。

临走,Q7闹“病”,人说是二狗子使坏,笨头笨脑的二狗子有那能耐?反正老天给了王小多一个机会,成全了他日后让人咂舌的昏天黑地的吹牛。

王小多真把Q7拆成了Q加7,最后,还是无奈的雇了辆拖车将“Q加7”请走。八百元拖车费王小多抢先肉墩子男人付了,算是捂住了他在众人前面子。面子是命,他说,丢不得。

这天,桃花并没有接受王小多的邀请:去县城“海世界”吃麻辣虾,而是在王小多逢人就显摆的厂子里亲手做了槐花蒸粉子,又吃出了王小多抓耳挠腮的一脸猴样。

回到村里,桃花立刻联络了四位亲近的姑娘,办起土特产店,店里尽是村里好东西:木耳、香菇、核桃、板栗和贡米。但是她们却不进城去推销,整天坐在店里摆弄几台电脑。

直到一个月后的某天,村信用社老王对王小多伸出五个指头说:“了不得,桃花的钱赚到了天边。”才惊出王小多一身汗。

桃花回村创业的“第二个心愿”彻底征服了暴发户王小多。桃花跟了王小多的消息,经二狗子嘴传遍了全村。有人说是桃花请来村长拾掇了桃花他哥,也有人说是王小多说服了桃花嫂。

文章扯到这,真没啥可写了。好在后边冒出个姜大奎。

大奎满身是力气,和王小多、桃花、竹叶、二狗子同村一起长大,打小便和大奎娘一样深深地喜欢着桃花。桃花也管大奎娘叫娘,数不清吃了大奎家多少顿好的,就连上学的书包都是大奎娘缝的。

“是真的?”集市上大奎生愣愣地挡住了正挑选新衣的桃花。

“村里闲话你都听说了?”桃花说,“我没在发廊干过,可王小多信了。”桃花的丹凤眼抹着点点凄怆。

是竹叶四处编排着桃花。吓到了王小多,更引来了大奎。

大奎没接话,扭头走了。桃花内心凉凉的感觉。

第二天,桃花对着镜子梳洗完毕,正准备开了大门,去猪圈给猪崽添食,她计划着喂完猪,再到龙牙沟打些槐花,桃花哥也爱吃槐花蒸粉子饭,二狗子就爬上了桃花家窗口。

桃花最后一个知晓大奎打了王小多。断了两根手指的王小多,被人送进县人民医院。而喝酒闯祸的姜大奎像被逮着的贼,被李所长活生生用警车叫唤着押进了七里外的镇派出所。

桃花见到大奎时,镇东馒头山的太阳刚刚落下。大奎背靠树,嘴含脏话,酒还没醒。四周吐的难堪。

“狗日的,竟敢袭警!”李所长踩着碎石铺就的院中小路走来,走近了,桃花才看见了他嵌着只充满淤血的黑眼眶。

桃花和大奎娘替大奎说了一箩筐好话,要带走大奎。

“休想,判刑,判他狗日的几年刑,看他日后还轻狂不?”李所长的话中填了炸药,炸出了桃花一脸的泪花。

李所长是柳湾镇一带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学村里人话,是“六亲不认”的货,但他乐意帮大伙办事,大伙敬重他。

桃花先是命跟来的二狗子,上街买了盒解酒的葡萄糖,接着,蹲在大奎身边哇哇的哭。

“花,莫哭,为他好,实际大奎是个好娃,”李所长反过来安慰起桃花,“别忘了我还是大奎的亲舅呀!”

端午节,李所长走进桃花家,并没在院子里转悠着找桃花,却吃上了桃花嫂特意做的酸菜手擀面,南山人吃啥都放辣椒,许是隔季的辣子辣劲大,蹲在屋檐坎上喝茶的他连脖子都是红的,潮潮的能看到爬在皮肤上的青筋。

“重伤害,半年,”李所长有一句没一句的与桃花嫂拉着话,“半年时光很快的。”

桃花嫂似听非听的,不停忙着手中的家务活儿:“这些和我们家桃花有啥关系哦?”

桃花从桃花嫂嘴里知道大奎被判了半年刑,而王小多再也没有来找过桃花,伤愈,出院了也没来。

憋得群山火红的秋季,庆丰村分来了个俊朗的男大学生村官,兼职桃花网店的顾问,网上介绍桃花店里产品的句子生动得像诗。

桃花明年要出嫁。村长说,桃花自己也这样说。

2014年11月10日

作家屈伸(左)和小编(2011年12月)

【屈伸】男,陕西省柞水县作家协协主席。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分别于《西安晚报》、《华商报》及《散文》、《天池小小说》、《佛山文艺》、《小小说选刊》、《小小说大世界》等文学期刊发表散文、小说40余万字,主要代表作品有:《哼着歌儿去恋爱》、《桃花灼灼》、《清风街的眼睛》、《戏王二人转》、《落在山间的村庄》、《盛在碗里的乡情》、《触摸生命的脆弱》、《爹和娘》、《回乡》等。

《鱼言鱼语微阅读征稿启事

《鱼言鱼语微阅读》是一个推送精短美文作品的微信公众自媒体平台,欢迎各位积极赐稿!当前栏目设置有小小说,微(闪)小说、小小说(微小说)评论、散文、诗歌等。特别喜欢直抵心灵的文字。拒绝不疼不痒,大众化、公式化的文字。

  1,要求严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文字表达清新流畅,贴近生活。

  2,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3,请按照规定格式投稿。一律请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档(压缩包)发送。小小说(散文)三篇为宜,诗歌五首,同时附带作者简介1份、生活照1张。投稿后及时加编辑微信沟通。不按投稿规格的稿件暂不处理。

(0)

相关推荐

  • 随笔|又是一年桃花开

    春风拂面,满目嫣红,又是一年桃花盛开时. 喜欢春天,更喜欢桃花.喜欢它那艳丽.自然.妩媚的姿态,更喜欢它那暗香浮动的感觉,和那粉意朦胧的意境. 微风拂过,桃花摇曳在枝头,如彩裙飘飘的女子,那么鲜活,那 ...

  • 【新年专刊】小小说 荷花 河北 大川

         小小说 荷花   □ 河北大川 荷花是丰柳村的妮子. 丰柳村很小,小的在县级地图上都很难找到,地势又洼,是个蛤蟆撒尿都会涝的地方. 村前一方池塘倒是清清亮亮的,每到夏天,塘里荷花宛若绿伞般撑 ...

  • 【卧虎说】细节中的王奎山(诗歌)

    左二为王奎山,当代小小说领军人物之一.第一届全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 握一握手又回到了15年前 15年前是1997年冬的确山 15年后是2012年春的驻马店 带着兄弟们的情谊来看你 你早已迎候在火车站 ...

  • 石清华原创丨赶鬼(小小说)

    赶鬼(小小说) 文/石清华 近几天,村子里流传着一个特大新闻:胡婆病了,且病了好几天啦. 地处湘鄂边陲的古渡村,山高皇帝远,一切都慢条斯理的,就连乡村公路都姗姗来迟,天大的事也似乎与己无关. 年纪大了 ...

  • 文学原创•《回家》(小小说)康桥著

    回家(小小说) 康桥著 他上小学时父亲就病故了,那时家里非常贫困,母亲省吃俭用将他们哥仨抚养长大.待他跟大弟弟分别结婚以后,都从家里搬出去了,只有他小弟跟母亲在一起生活. 没过几年小弟弟也结婚了,也许 ...

  • 【河南洛阳 余旭红】原创//保安与杨桃(小小说)

       2019第286期        总第900期    小小说    保安与杨桃   小保安是北方人,聪明又勤快,在这个高档小区上岗一年多了.小区里很安静,住的大多是退休公务员和知识分子,说话走路 ...

  • 【郭明】原创//牛肉面的故事 《小小说》

    牛肉面的故事<小小说> 老公平日里大不咧咧的,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常常粗心闹出意想不到的笑话. 有日我不在家,老公听说小区新开张了一家牛肉面馆.于是想在那里品尝品尝,看看味道到底怎么样? ...

  • 【郭明】原创//房子的风波《小小说》

    房子的风波<小小说> 王大姐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干什么都是风风火火的, 最近她那常笑眯眯的脸上,却布满了愁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王大姐的儿子在阳光小区,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地理环 ...

  • 【杨增臣】原创//一盒烟(小小说)

    一盒烟(小小说) 前两天我到较远的外村出诊,遇到患者家属是个大队干部. 那天我给这干部的妻子瞧过病后,给吊上针坐下喝茶时,来了他村一位约莫五六十岁的一个农民,看上去这人有点老实巴交,一没递烟,二没奉承 ...

  • 文学原创•《​​​诱 惑》(小小说) 作者 康 桥

    诱惑(小小说) 作者 康桥 他在市场卖完菜边走边逛,一个年轻人送给他一面小红旗,然后那人告诉他去'路边'领赠品. 他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鬼迷心窍的走过去,到那后并没领到什么东西,而是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戴 ...

  • 文学原创•《​​师徒俩》(小小说) 作者 康 桥

    师徒俩(小小说) 作者 康桥 章小寒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自己的师傅,连她都说不清楚,这并不是她没有勇气不敢承认,而是从认识那一天起,她就觉得师傅这个人非常慈爱,还有一种男人坚韧不拔的品格.为此就从她跟 ...

  • 文学原创•《​​砸 蛋》(小小说) 作者 康 桥

    砸蛋(小小说) 作者 康桥 早上,他背起剑要出去晨练,老伴把他叫住:"今天姑娘一家人要来,你别去练剑了,到市场买点菜吧!" 他瞅眼老伴说:"买啥呀?她们又不是回门,家里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