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虎 ▏图说和尚吃饭

图说和尚吃饭

马秀华 摄影/撰文
在寺院的斋堂用斋,无论僧人、居士,早、中餐都要过堂,在供佛、诵经后才能进餐
最近,微信中有这样一则消息,可能大家也见过,是说一个教师把学生碗里的剩饭给端起来吃了?
“热议”来了,集中在三个议点上:
“教师固有的素质,”“当场教育学生,”“学生面前作秀。”
我小时候听老辈人常讲这样一个故事,有弟兄俩分家,唯一的家产就是祖传的一块匾“勤俭”。弟兄俩争斗啊,一不小心,这块匾从中间断开,好了,老大抱回去个“勤”,老二抱回去个“俭”。到头来怎么样?老大只勤不俭,日不付出,败了家。老二只知道从俭过日子,就是不干活,现在说只出不进啊,败了家
搬指头算算,农民每天有个白馍吃的日子,才几天?人们腰包鼓起来才几天?那咋就把老祖宗“勤俭”俩字儿,敢想从辞海中可删除呢?!
多少年前,央视公益广告还在经常播放每天从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达数亿的时候,我却看到了一个十分惜福的群体——僧团组织。真正的和尚一日三餐(还有过午不食的)、他们与肉、酒无缘,与时尚消费无缘,不剩菜、不剩饭,连睡床都不过三尺。当然,这是常识,不再细说。
他,桐柏县清泉禅寺的当家师父释印生,2015年是72岁,他白手起家,在古老的清泉寺遗址上投资近千万元,使这座古道场熠熠生辉。
不算没有本事吧,然而,老和尚至今穿的是他37年前从他师父手中接过的百衲衣,几十年补来补去,只剩一个布腰带是“原装”了。上图是最近拍摄的居士正在修补他的百衲衣里面。
扯远了,开头说教师吃剩饭,下边一组镜头,还单说吃饭:
2015年2月5日,印生老和尚受邀来到南阳市淯阳寺,寺初建,吃饭还得在外边坐着。(世间凡受邀的有本事人,哪个不是请一桌、一桌请?)
师父吃完饭,先用杯子里的开水把碗涮一下,喝了。
你千万不要再说师父是作秀,他没有必要作秀,他、一个和尚、一个居士,他没必要在这种场合作秀。

再把杯子里的开水倒一点到碗内。

然后把自己的假牙取下来。

再然后把假牙放在碗里,用筷子夹着摆一摆。

然后,然后,信不信由你,
就因为从牙缝里洗出来几个饭渣子,师父连这点水也给喝了。
自然,我是站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用70-200的长焦镜头,把师父“拉”到跟前,偷偷地拍下了这组镜头。要不,师父的脾气,真的要摔我的相机哩!
说到这里,我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那是2016年的事情,社旗县来佛寺。
我吃饭慢,赶我吃完,身边人都吃完走了。
我起身时,见餐桌上别人留下几个番茄皮儿,我心想可轮住我做个好事儿,就把番茄皮儿捏到碗里,准备到洗碗处扔垃圾桶不就是了。过门时,值班的僧值指指我碗底,我当然明白,我说是别人丢的。僧值没再说话,从我手里拿过碗,一手掂起热水壶往碗里沏了一点点热水,自己给喝了。
……
好多寺院都是这样,餐桌上放着“惜福水”,无论菜碗还是饭碗,饭后都用开水洗净、喝下。一次不行就来两次,僧人们基本上是不刷碗的。
镜头回到西峡县燃灯寺,看这里的师父们是如何“刷碗”的。被我偷拍下的是这里的当家师父起广法师,大学毕业出家,很年轻。
我看师父碗里饭吃完后,用留下的一块馒头把盛稀饭的碗、盛菜的油碗,仔细地把碗内沾的干干净净,然后才把馍吃下。
接着,师父倒一点开水再认真地把碗内洗一遍,喝下。基本也是不刷碗的。
以至于来这里的居士们也都感染的如此作为。下图为一位年轻的居士仿效师父用馍洗碗。
微信,不宜更多的文字,尤其我的“摄影说事儿”,文字不能多说,一图胜千言。
只希望那些喜欢“热议”的朋友,看后切莫再热议了!
积点福德是自己的,是社会的,当然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的!
(0)

相关推荐

  • 寡妇帮地主家刷夜壶的故事

     分分钟看"裆下事",全在这里了   从前,一寡妇帮地主家刷夜壶,结算工钱的时候,地主看寡妇自己孤身一人便想赖账,便到厨房端给她一大碗泔水似的剩饭来抵账,回到家,寡妇看着那一大碗剩 ...

  • 韩乾昌 | 残饭

    有些文字不知道为什么写,却又觉得不得不写. 残饭,就是剩饭.小时候吃残饭,跟被母亲拧耳朵一样,是我的噩梦. 那时柴火锅大,人的饭量也大,有时掌握不好,做饭时多挖半勺面或多切几块洋芋疙瘩,就做多了.吃不 ...

  • 【“中国梦•家风美”征文比赛:119号作品】陈铭 ||​说节约

    说节约 梅溪实验学校小学部三(1)班     陈铭    国有国风,家有家风.你们知道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吗?来猜一猜吧! 小时候,每到外婆家吃饭,外婆都会像过节一样坐满满一大桌的菜:有爸爸爱吃的白切鸡, ...

  • “傻和尚”释隆胜弃庙发心

    天色蒙蒙亮,伴随着汽车的轰鸣声,开启一整天的供僧旅程. 刺骨寒风,不误圣境 "隆胜法师,您为什么要供养老僧?" 隆胜法师:"我师父14岁出家为僧,护持来果老和尚40年,亲 ...

  • 有一种叫做“压缩海带”的东西,让我突然改变了对海带的看法

    海带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食物,但是海带在我印象中,是又黑又大又满含沙子的.因为小时候海带吃得太多太勤,有点儿吃伤了,长大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海带都没什么好感呢. 直到我遇见了这样一种压缩海带,才彻底改 ...

  • 老马虎 ▏一个和尚和医圣爷的故事

    一个和尚和医圣爷的故事 马秀华  撰文/摄影 (走进医圣) 最近,在南阳发生一则这样的故事. 一个和尚把一幅张仲景的浮雕石刻相框隆重地送给南阳医圣祠. (妙宝法师与许松阳居士抬着医圣像,在锣鼓队.居士 ...

  • 老马虎 ▏老和尚 新故事

    老和尚  新故事 马秀华  摄影/文 从前啊,山里有个庙,庙里住着几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跟几个小和尚在讲故事. 讲的啥故事啊? 讲的是发生在末法时代(佛教专用语)2020年春节前后的事. 事的起因, ...

  • 老马虎 ▏瞻仰贤公老和尚

    瞻仰贤公老和尚 马秀华  摄影/撰文 展厅内,海贤老和尚盘腿打坐 30天前,我发过一个公众号<汉传佛教史上又一惊天大事惊现南阳>,引发关注,许多居士也在通过微信.手机咨询我: 我们想去朝拜 ...

  • 老马虎 ▏纪念印光老和尚

    纪念印光老和尚 撰文:马秀华 摄影:马秀华  资料照片 (印光老和尚法相) 正月十八未过,就还算过年. 有句话,清明节记得,春节就未必记得,叫"人逢佳节倍思亲"啊! 玉山寺住持释妙 ...

  • 老马虎 ▏老和尚与盲童

    (印志法师近距离望盲童自写自念的感恩词) 老和尚与盲童 马秀华 摄影报道 "春天来了,我要发芽,我要开花--"我想起了小学课本上的一句话. 立春,一个多么有象征性的日子啊! 今天, ...

  • 老马虎摄影 ▏衙门 衙役 和尚

    崭新的内乡县衙宣化坊 内乡县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官德教育基地. 近些年,内乡县衙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两个方面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博路子. 勤政的县官--70多岁 ...

  • 老马虎 ▏给木偶注入灵魂的人

    给木偶注入灵魂的人 马秀华/摄影/撰文 "来,宝贝,亲一个!" 杨建然的木偶情 (马秀华 摄于2021年5月28日) "画龙点睛",神像开光,只要用笔一点,变静 ...

  • 老马虎 ▏宛梆,幕后的故事

    宛梆,幕后的故事 马秀华 摄影/文 梆胡独奏,慢慢欣赏着,慢慢品读着     故事之一    老艺人弥留中,哼着宛梆曲儿.比划着动作,走了. 马林章扮演的知县 马林章,在内乡县衙做了20年的县太爷. ...

  • 老马虎 ▏宛梆,致敬传承人

    宛梆,致敬传承人 马秀华 撰文/摄影 宛梆,从明末清初传入南阳,一路走来,辉煌迭起.进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便日趋衰落,班社相继解散,艺人流失,仅有极少数戏班,还是时演时停.至1949年面临绝境.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