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通房丫头是干啥的?怎么“通房”?

古代的人们不像今天的我们这样先进文明,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在古代有钱人的家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成员:通房丫头。
之所以说是“一种”,不是“一个”,你品,你细品。
有钱人家的娶亲,嫁过来的不光是娶的那个女主,她还会带一个,甚至数个小丫头。
她带的人,大多是出嫁前一直服侍她的丫头。她们跟着女主来到男主家,成为通房丫头。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通房丫头的地位比普通的丫头高,但比妻妾都低。
如果通房丫头的女主人地位高的话(比如正妻或平妻的通房丫头),她们的地位也会随之水涨船高,别人都会比较给面子。
通房丫头都有哪些工作呢?
她们不用从事繁重的工作,主要是贴身服侍。
古代有钱人睡觉很有仪式感,通房丫头要帮男女主沐浴、更衣、铺床,冬天的时候充当电热毯暖床,夏天的时候充当电风扇吹凉。
当然,有时候男女主半夜起来出恭唱歌啥的,她们也要帮着“星星点灯,照亮一下眼前的路”。
当然,这些都是小活。真正的大活是满足男主的各种,或者实现男主一些好奇性的癖好,甚至帮男主传宗接代……“通房”两字足以概括,画面自行脑补。
但是,问题来了,女主为何要陪嫁一些可以代替自己的人?她自己不吃醋么?
主要是因为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女主面对的不仅仅是男主,还有他的三妻四妾,竞争压力非常大。
爱情是奢侈,地位才是关键。想要在这个争风吃醋的体制里脱颖而出,单打独斗成功概率太低。通房丫头则是最好的帮手和替补队员。
在女主不方便的时候,通房丫头可以让男主满足,甚至还可以帮忙生孩子。
不过,一般这种孩子会过继到女主名下,以帮助女主最大程度保住地位。
当然,这也是对孩子的保护,如果没有被过继到女主名下,那这孩子的命运就比较坎坷了。
今天的一些地区在干仗时,说的口头禅(方言),就和这个有关。
另外,很多通房丫头比较有经验,在男女主共度良宵时,她们可以在一旁观战辅导,以便让整个过程更加顺利唯美。
▲那个特殊的年代
在先秦的时候,还有专门的“滕妾制度”,诸侯联姻时,女主会有多达九名陪嫁女子。这里面的“媵”,就是“相送”的意思。
女主如果亡故或被休,男主不可再娶,要从媵妾中递补,这可是买一送九的大促销,以保证两国的和平长久。媵妾的地位很高,比一般的小妾地位还高。
如果是天子,人数会达到十二人,想想这工作量。
当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制度消亡了,不过通房丫头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此。
以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