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墨作品】我从雨中来
李北墨 原创作品
三月的江南像湿地公园一样温润,不急不缓的沥沥春雨像钟楼整点报时声一般如期而至。本来我和几个朋友几天前就约好周末下午一起去茶楼聚聚的,无奈我们的“茶约会”还是输给了这场“雨约会”,朋友来电话说:‘下雨了,我们不过去了,您老自由活动吧!’我说:‘你们就放我鸽子吧,改天会要你们好看的!’
独自走在春雨淅沥的街道,看着花花绿绿的雨伞在喧嚣城市间画着跳跃漂移的美丽弧线,心中不禁响起了《三月里的小雨》旋律。“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哗啦啦啦流不停,小雨为谁飘,小溪为谁流……”
出门时我没带伞,一是觉得雨不会下得太大,二是想“约会”久违的雨中酣畅淋漓。自从“潜伏”到水泥钢筋构成的城市,好久好久没有在雨中漫步了,取消“茶约会”正好圆了我另一场“雨约会”。我是一个喜欢雨的人,从小就喜欢在雨中逞能,在别人都向房子、院子和屋檐下奔跑的时候,我却在雨中“独舞”,踩踩雨水积蓄的水坑,甩甩雨水湿透的头发,张开双臂拥抱风和雨。
“我从不在雨中徘徊,是路把我带到这里来,请不要问我希望何在,我只能告诉你,我从雨中来。”这是一首记不得作者的小诗,也忘了它是否还有其他词句,我只记得这首小诗叫《雨中》,那是二十多年前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在《文艺天地》里播的,当时我在读南京师范,那天我去新华书店,是新华书店隔壁的商铺的收音机里传出来的。觉得很美,很喜欢,所以就一直记得,今天又随雨悄然记起……
没有雨具被雨水淋湿是一种无奈,丢弃雨具在风雨中淋湿是一种境界,而我就属于那种喜欢丢弃雨具在雨中努力奔跑的人。我觉得,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懂得风雨,只有身经沧桑才配说曾经沧桑。我不知道别人的苦是什么滋味,我不懂得别人的伤悲是什么样的苦痛,但我知道自己的苦,自己的痛,自己的伤悲……
就像别人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在雨中独行为什么在雨中独舞一样:那是我想在雨中接受洗礼,让雨水洗刷我的思想和心灵;那是我想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因为只有风雨才能滋润我的心田,浸湿我灵魂的干涸;那是我想在风雨释放我的沉闷、压抑和满腔豪情。有句话叫“子非鱼,焉知鱼乐”,也许我的“疯”雨别人永远不懂,我也不奢求别人懂,因为在很多时候在很多境况下我们也不曾懂过别人。
懂,是人与人之间的最高境界,也是自然万物之间的最高境界。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达不到懂的境界。为什么我们不懂别人?我以为:一是我们没有胸襟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审时度势;二是因为我们很自私,在如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心里只有自己或自己的一己之利;三是没“钻进”对方的身体和灵魂设身处地体验对方的感受,所以很多时候“别人的柔情”我们永远不懂!一如干涸的草原风雨不懂,贫瘠的滋味豪绅不懂,呐喊的声音显贵不懂……
雨,还在下,疏疏落落的,我湿了头发,湿了衣襟,心里却异常的痛快,因为雨的滋润,因为雨带给我快乐和美好记忆。“疯雨”跟做任何事先有准备的事一样,必要的保护措施还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着凉、感冒或坏身体。
我知道与雨为伴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会积极主动做好应对措施,立即回家洗个热水澡,或回家迅速换一身暖和的衣服,或自制一大碗又热又香又甜的老红糖姜枣汤迅猛的灌进五脏六腑……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行。我今天没能跟朋友一起喝茶,却与春雨来了个“亲密接触”,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谚语说“春雨贵如油”,我觉得这淅淅沥沥的春雨下在繁华喧嚣的城市实在是有些浪费,要这雨是下干涸的草原,下在干旱的庄稼地那该多好!
快要到家的时候,远在农村老家的堂哥打来电话,说,油菜长高了,麦苗也长高了,昨夜落了一场春雨,麦苗的叶尖上沾着圆圆的水珠,油菜叶上滚动着亮晶晶的水骨碌,村口的那棵老柳树也长满了湿漉漉的嫩芽。我的眼前立刻出现了非常熟悉画卷:一片湿漉漉的青青麦浪,叶片上滚动着水珠的油菜孕育着花骨朵在随风吟唱,村口的那棵老柳树也穿上了嫩枝新绿盛装,堂哥站在村口合不拢嘴地微笑着……
回家了,我还在吟诵那首二十多年前偶然听来的首小诗:我从不在雨中徘徊,是路把我带到这里来,请不要问我希望何在,我只能告诉你,我从雨中来……


【作者简介】李北墨,原名李长新,江湖人称“北墨兄”。1967年生,江苏金湖人,作家、诗人,无锡市作协会员、上海文艺网第三届签约作家、国家注册高级策划师、房地产专业策划师。主要作品:《女人如兰》、《人生,没有下辈子》、《清泉洗心》、《把每一天都当生命的最后一天》等,著有散文集《有你的远方就是天堂》,中国第一部扑克牌小说《暗恋》,人生智慧集《墨言墨语》。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作者微信号:2642529735

纯文学干干净净
真善美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