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些东西,“桩劲正解”,深入了解一下

蹒跚路八千,一纵九重天。引进落空,不是躲,也并非逃,而是练出了轴力。绕引消带,都不离中轴。黏劲,又叫胶泥劲。功夫深的人,轴也是柔劲,中轴练成鞭子劲,这个很厉害。很多人练功,在身法开合上,下了大功夫,胸背极其灵活,关节换动巧妙,内腔圆劲流转,这都是黏劲必修。

本是一散人,飘摇湖海中。武人对于事物理解,不仅限于字面。这就好比拳论,忽然看到一句,四两拨千斤,身体自发微拧,浑身小撬劲。很多小活儿,巧劲儿,都在窍里藏着,牵动自身的四两,激发整体的千斤。利用小劲,释放大能,这是内家拳研究方向。

春雨扑泥香,早晚赴青山。有些舞蹈家,身上也很活,但和拳还是不太一样,两个领域。拳这种东西,总是沉的,身上再活,他的动态趋势,确是向下沉的,就算蹦跳,整沉劲始终不丢。还有一点,拳劲再活,劲不出圈,不是一会儿方,一会儿扁,他总是一股球劲,合着一股球势。

清剑流光,寒门翠竹。传武授徒,师徒之间,必须绝对信任。师父认可徒弟为人,徒弟敬重师父德艺,相互产生信任,都非常诚恳,东西才有保障。说一半,留一半,又或偷懒不练,心怀它图,便产生了不信任。人心一变,很难挽回,东西便不成了,这是传武的损失。师有师德,徒有学德,传武才能更好。

高处望神州,脚下皆故土。内家拳骨子里,都是一个结构。以前的人,一个桩上,先站三年,然后学架子。一出手,透着一股撼不动的桩劲。桩不是没劲,站对了路子,不使劲,浑身很松,但都是支撑力,骨头又沉又密。桩功强悍的人,往那一站,对方就得腾地儿。身上没桩劲的拳,中线也不行。

站桩浑身放松,这个不假,一站好长时间,他干嘛呢,三个字,找角度。暗暗涌动,窍内微调,结构渐渐精细,调到某种角度后,人与大地,会产生相互反作用力,这种支撑力,最为自然,也最为持久,它还能入骨。

反者道之动,反即是返。支撑八面,不是自己较劲,死撑,而是找准角度,留意脚底消息,身体结构整理顺了,给大地一个力,大地则会给你一个力。桩功,最滋养骨力。原理就是,大地反作用力,透进了骨头,而且经久不衰。有人爱站桩,因为过瘾,只要一站,返劲就来了。你沉下去,它返上来,上下一合,蓄于丹田,积淀入骨。

天与地合,人与拳合。内家对于合劲,解释独到。抱个桩,无论正步,还是丁八步,虚裆落胯,自重练下去了,大地返上来一股支撑力,不偏不倚,正好合在丹田内,这叫合劲。练拳如活桩,千万不要拔根练拳,硬蹬地,丹田劲就散了。多年修沉,东西下去了,有物返上,合于丹田,这是内家正脉。

千古丹田,如如不动。万年骨力,大地平沉。很多高手,走起路来,看着很慢,每一步落下,非常稳,且精确。脚步轻轻落,丹田自发小缩。丹田练得如吸盘,吸收自重,吸收地力,这就是塌缩。松沉的是你,返还的是大地。桩功如是,你站在那里,立身中正,自重松沉。为何松沉,以物换物。用自重交换地力,合在丹田内,沉淀到骨子里,东西也就留下了。

专栏
浮屠说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