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反差,给我们一些提醒,应该把孩子培养成懂得爱的可爱的人

文|动历盒育儿袁老师
我们都很喜欢看电影,电影中常常会出现家庭场景,里面各种各样温馨、有意思的家庭教育片断,很值得父母们借鉴学习。
不久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到一位班主任为女儿物色女婿,别人介绍了当年她班上的得意门生。这位学生成绩一直非常优秀,现在也小有成就,但是她心里犯嘀咕:瞧瞧当年的得意门生,现在微微驼着背,生活规规矩矩,表情那么单一,似乎很无趣,怎么样都喜欢不起来了。这个例子可能是个个例,也有些夸张。
但是这样的反差恰恰给我们一些警示,不管孩子以后成就的大小,除了出色的学业培养,还应该把孩子培养成懂得爱、值得别人爱以及热爱生活的可爱女子或男子。
这个感悟刚好跟我最近看的一部片子——《恋恋笔记本》很契合,片子里的家庭场景同样是新鲜与独特的。
这是一部美国爱情片,一个老头子向一个老太太叙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试图引起已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的回忆,而他们就是故事里的两个主角,故事的结局是老头子最终陪着病情反反复复的妻子一起离世。
事实上,男女主角地位、家庭背景悬殊。女主角是城市里的千金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男主角是一文不名的乡下小子,个性自由烂漫,敢爱、敢恨。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背景中,男主角的家庭氛围虽然镜头不多,但给我印象更深刻。父子俩相依为命,经济条件勉为糊口,但使生活得很淡定。女主角有一次来到男主角的家里时,父子俩正坐在屋檐下读诗,父亲像朋友般接待了女主角,并说:“他小时候有点口吃,所以小时候我让他大声念诗……”当父亲得知儿子为了女主角想重修一座房子,二话没说就出售了自己唯一的房子,把钱给了儿子。
这为数不多的镜头展示出男主角的家庭氛围是比较开明、宽松的,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没有什么实用主义,也没有什么高要求,只有爱。男主角虽然没多少文化,也没有什么大理想,但是他是一个懂得爱、值得爱的多情男子,我觉得人生还有什么比爱(广义的爱)来得更重要呢?这就是一个父亲无心插柳的高明之处男主角从来不自卑,敢于面对内心,敢追求真爱,也获得了一生的幸福。
而现实生活中的家庭似乎更注重理想和知识的教育,重点想把孩子培养成有所成就的人,这恰恰忽视了人的本源教育,即如何懂得爱、付出爱、值得爱
这部电影的主题虽然不是教育方面的,情节也有些戏剧化,但是家庭场景中的镜头,不着痕迹地展示出各式各样的教育方式,多多少少给我们带来一些感悟。
我们做父母的要警示:当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有所成就的人,却恰恰忽视了人的e本源教育。电影和生活中这样的反差,给我们一些提醒,应该把孩子培养成懂得爱的可爱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