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世界500强汽车Tier 1企业电动化“启示录”–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商业报道资讯–高工电动车新闻

文章来源自:高工电动车网

2019-07-29 17:43:55
摘要包括博世集团、博世集团、电装、采埃孚、麦格纳等,10家企业累计营收高达4339.2亿美元,逼近全球榜单中车企后10名的总营收,进一步显示零部件实力不容小觑。
单凭几百家整车企业显然不足以撑起整个汽车产业在全球经济体中的地位,其背后的供应商同样是行业的“中流砥柱”,并且无论在集团体量、营收或是影响力均不输整车厂。

昨天,高工电动车整理了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车企,涉及23家车企(其中中国6家)进入,其中吉利表现最为优秀,详情戳此查看《6家中国车企上榜世界500强,吉利8年飙升了255位》。

同样也有10家汽车零部件巨头入选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包括博世集团、大陆集团、电装、采埃孚、麦格纳等,10家企业累计营收高达4339.2亿美元,逼近全球榜单中车企后10名的总营收,进一步显示零部件实力不容小觑。

整体来看,零部件企业排名基本持稳,除麦格纳、爱信精机、现代摩比斯、住友电动等4家企业出现了10名左右的下滑外,其余名次变动幅度较小。值得思考的是,与车企榜单中6家中国车企进入不同,汽车零部件榜单没有一家来自中国。10家零部件企业主要分布在日本(4家)与德国(3家),韩国、法国、加拿大各有1家进入。

博世集团、大陆集团两家德国企业占据榜首。其中。博世集团以926亿美元的营收总额以绝对优势继续领跑全球零部件企业,位列全球榜单77,尽管排名较去年下降了2名,但依然是唯一跻身世界500强TOP100的零部件企业。大陆集团以524亿美元的营收次之,排名较2018年前进了一位,位列205。

日本四家企业中,仅电装挤进零部件榜单前5,全球排名第230,总营收483.68亿美元,利润34.19亿美元。此外爱信精机零部件榜单第6,下滑了10位,全球排名339位,利润不到电装的一半,仅有99.32亿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摩尔斯为韩国现代起亚集团全资子公司,也是唯一一家车企全资的零部件公司,背靠韩系车发展,挤进榜单393位,其中现代汽车(全球榜96位)。

电动车的兴起,将使汽车产业原有的零部件体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汽车零部件的市场竞争将变得尤为激烈。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未来谁能拥有符合市场要求的电气化零部件,谁就能在这场零部件战争中占据优先地位。

国际零部件巨头在凭借对汽车产业规律的深入理解,强大的技术底蕴,以及雄厚的资本积累,已针对电动车,围绕技术革新、新品开发、产能扩张、市场储备等多维度进行了不容小觑的布局。高工电动车整理了博世集团、大陆集团、采埃孚、麦格纳、电装等5家巨头的发展动向,或对中国零部件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博世集团:全新48伏电池中国量产

德国博世集团正致力于持续推动业务转型成为智能交通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全年营收926亿美元,同比增长5.2%,利润为35.96亿美元。其中贡献最大的仍然是汽车部门,实现了495亿美元的收入,占总销售额的比例超5成。

博世的汽车业务正在向电动化方向倾斜。目前,全球有超过一百万辆电动车配备了博世提供的动力总成部件。到2022年底,博世计划将这个数字增加至近1400万辆,并将于2025年在电气化交通领域的业务销售额增长至50亿欧元,这相当于2018年销售额的十倍。

此外,博世正式宣布将全资收购电机制造商EM-motive,进一步增强其在电动交通市场的竞争力。

博世还积极推进在华业务。博世自去年起不断将48伏电池、电桥(e-axle)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在中国率先投入量产。预计到2030年,全球20%的新型电动汽车将使用48伏电池。

博世还与包括蔚来(Nio)和拜腾(Byton)在内的中国数家传统及电动汽车制造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自动驾驶和电动交通领域展开重点合作。

大陆集团:2030年停产内燃机

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大陆集团执行主席明确对外表示,随着电动化的进程,内燃机将会在2040年后彻底退出公司产品线:2025年,大陆集团研发最后一代内燃机;2030年,最后一代内燃机生产;2040年,内燃机由新能源取代。

大陆集团还重点宣布,将继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零部件生产规模。一方面,产品将从原有的48伏中混应用方案、插电式混动/全混动解决方案扩展至高压驱动系统,另一方面,动力总成正在天津和常州两地大力投建新的生产基地。

2016年开始,大陆集团在中国重庆、芜湖等地相继建设了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动力总成工厂等项目,并宣布在2021年之前投入3亿欧元用于电动车技术开发。

电装:3年114亿元投入汽车电动化

为进一步加强在汽车电动化领域的开发和生产,电装决定集团整体从2018年度到2020年度的3年间进行约1800亿日元(约为114亿人民币)的投资,并规划在2020年5月在安城制作所内建立电动化研发中心。

去年12月,电装还与日本另外一家零部件企业爱信精机(全球500强排名第339)合资组建Blue Nexus。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日元,爱信精机与电装各出资50%,主要研发用于销售的电动汽车的驱动模块。今年4月Blue Nexus正式亮相,可配合客户的平台要求,开发驱动模块乃至整体系统,甚至提供ECU软件控制匹配的技术支持。

今年7月10日,电装还宣布与丰田汽车组建合资公司,联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半导体。

电装还积极推进在华业务的布局。去年10月,电装中国还与东软睿驰出资成立睿驰电装(大连)电动系统有限公司,开展电机控制器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销售等业务。

一系列的布局不难看出,电装在电动化领域的布局已经明显进入实质性的产业化阶段,并且,其布局策略上更多的采用的是与同行企业合作的形式。

采埃孚:120亿欧元投入电动化与自动驾驶研发

采埃孚(ZF)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120亿欧元(约合960亿人民币)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上。

早在2008年,采埃孚就成立了第一家乘用车电驱动设备工厂,随后采埃孚不断扩展其电驱动产品,除电机、混合动力变速器、变速器控制单元以及控制元件之外,采埃孚还尝试打造了全电动装置。

为了抢滩电动化市场,早在2016年年初,采埃孚就已经成立电动技术事业部,并将其所有的电驱动业务进行了全面整合。该部门主要侧重于开发并生产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乘用车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全电动车桥驱动系统。

今年7月,采埃孚在2019全球科技日发布了其最新研发成果:全新一代8挡混合动力自动变速器和全新电动2挡减速器。全新一代8挡自动变速器相比现役的8AT,其最大的卖点就是直接在变速箱中集成了驱动电机,可支持160kW的电机最大功率输出,在不启动内燃机的情况下,最大扭矩可以达到450牛·米。

最新消息是,采埃孚最新研发的一套电驱动系统的大功率模块中首次使用碳化硅,使其电驱动系统比目前已经批量应用的电驱动具备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据悉其电动乘用车用碳化硅大功率模块3-4年量产。

在中国市场方面,去年8月份,采埃孚中国在杭州萧山经济开发区投资约1.5亿美元,建立厂房,引入电驱动生产线,从事电驱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此为接下来新能源市场的需求进行服务。该工厂预计将在2020年实现电驱动产品的量产。

麦格纳:与北汽合建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为很多车企提供零部件,包括座椅系统、外饰系统、镜像系统等。2016年,麦格纳亿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汽车变速器供应商格特拉克集团,切入变速器等传统技术部领域。

目前,麦格纳电气化产品主要包括双离合变速器、电动变速器、电动后驱、后桥、电子水泵等,可以提供动力总成电气化解决方案。以麦格纳混动双离合变速器7HDT300为例,当其配置一台15千瓦的电机时,可实现48V轻度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当其配置85千瓦的400V高电压电机时,可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市场方面,麦格纳日前还与北汽集团、江苏省镇江市政府三方签署了北汽麦格纳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相关协议。预计在2020年,镇江制造基地即会首批投产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的相关车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