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沟、舅家情

那山、那沟、舅家情

文/任军平
舅家离我们家不太远,十五六里路,小时走小路,崎岖难走,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步行的人少了,现在估计都没有了路的眉眼了。
两个村分属于两个乡镇,好多乡俗都略有不同。舅家那个村子偏僻,村子也小,去舅家小住就感觉到到特别心慌寂寞。
由于外婆去世早,小时候对舅家的记忆比较淡薄。再加上爷婆老说母亲的不是,我甚至对母亲娘家、我的舅家就有了偏见。
有回外爷赶集会路过我们家,吃过饭后,家里人给外爷摘了几个笋瓜,让他背回去吃,可就在一群大人送外爷回去门口,我挡住了外爷,让他不要拿我家东西,给我放下,闹的大人都很尴尬,父亲都怒斥不下我。长大后我才为我儿时的荒唐行为,感觉到可笑,后悔当初的傻。
小时候,大年初二,雪下的再大,父亲都要去给外爷拜年,还有我记忆中那个慈祥善良的太外婆,外婆去世后,本村的太外婆照顾母亲姐弟几个长大。
路本就不好走,又下雪了,雪覆盖住了本来就狭窄崎岖,仅容一个人通行的小路,小路边全是枣刺,有的路边就是深沟,只能摸索前行,跌沟子墩是常态。到南沟舅家时都成雪人了,顾不上上炕暖暖冻麻的脚,先给外爷磕头,留下东西,又急匆匆去给太外婆去拜年。进门先给她老人家磕头,我有些怪势(害羞),尽管父亲让我也爬下磕头,我扭捏着,动作迟缓,还没跪下,就让太妗子拽起了:“磕啥头哩,那里来的那么多规程”。父亲的虔诚,小时候的我真不理解,还有点嘲笑,我哪知道他们那代人对养育之恩的感激,最真实纯朴的表达方式就是爬下磕三个响头。
妗子们不停和我开着玩笑,由于不太熟悉,我还有点懊恼。
舅舅老嫌我头发蓄的太长,溜溜套套的,把我拉到烂窑拿起他的手推子就给我理发,手艺不行,光会推难看的茶壶盖头式,这也是我不爱去舅家的一个理由吧。
其实舅家人对人真是热情。拜年去时早饭刚放下筷子,就火急火燎得准备下午饭。吃完饭又挽留住下来,一番拉来扯去,好不热情。
舅家那个村子叫南沟,人住在沟壑两畔上,对山上下来个把人都很稀奇多事,一直从山头用目光迎下来,又目光送着进了门,就知道谁家来亲戚了,是他啥亲戚,来弄啥来了,一连几天都是村里谈论话题,直到有新的发现推出,才能撇了这个话题。
听说外爷苦硬的很,到地里挖地,先在地里放个标记,这一晌挖不到标记处,就不回家吃饭,感觉到任务没完成,其实拖累大,一个人拉扯四个娃,不付出比别人多的劳动,很难让娃些个吃饱饭。天下连阴雨时,披个破麻袋去开挖荒地,只有多种地日子才有盼头。
两个舅舅传承了外爷的勤俭持家家风,下连阴雨时全家齐动员开荒,栽了花椒树,大舅花椒树栽了一架大坡,这么多年花椒收入相当可观,特别是这几年花椒行情好,一年收入好几万元,大表弟在新区买了房。
二舅也不甘示弱,开荒栽花椒树,大舅坡上那个梁全是他的花椒树。花椒丰收的季节,两个舅家让村里人红了眼,谁让自己当初没决劲开荒栽树,只能望舅家的花椒兴叹。
虽然舅家村子偏僻,可是人们的思想一点都不落伍,甚至比我们大村社人还前卫。过日子抓的紧,当我们还沉浸在春节的余味中时,舅家人就开始干活,拉粪、剪树、垒院墙。而且他们村会打麻将的很少,更不用说沾染赌博了。
在我小的时候,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家家的半导体收音机,听音乐、独角戏“王木犊”、秦腔,最爱听评书。而那时我们村收音机很少,这也许就是舅家村的进步之处吧!
离孙塬近,舅舅家早早就买了四轮拖拉机拉石头跑运输,这个村子人过日子,争强好胜,家家都不甘落后,都想把日子过到上峰,大人娃都殷勤。到舅家最烦的是睡不成懒觉,他们都起来早,分工明确,喂牲口、烧炕、扫院、做饭,忙碌的不亦说乎,你在被窝能睡着,刚起来,热腾腾洗脸水就端来了,哎!这沟沟里的人过日子真扎实。
前多年收麦,舅家那个村低凹,麦子成熟早,麦场早早就零干(结束)了,大表弟开着拖拉机帮忙给我们家收麦子,那干劲,令我们几十家人共用的大场里人折服,场里各种家具都耽搁不住手,技艺娴熟,套路老道,谁也没料到前乡人这么现年龄做农活这么厉害。
大舅家三表弟,由于上学不方便,要跑很远的路,早早就辍学了,十四五岁就跟着我二舅到小煤窑装车,早起晚归,一整天啃干馍,一干就是多年,锻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他也干过厨师,干净利落,再苦再累也没有退缩。我店面几次挪腾都是三表弟前后忙碌帮忙,出主意装修店面。儿子结婚,又是他忙前忙后,招呼周到。用他车时,从不推辞,随叫随到。让人感激,更令人感动。
母亲不管啥事都先考虑到娘家。八十年代厨师吃香,寻情钻眼让大哥托人让二表弟学厨师,他心灵,人殷勤,学手艺也快。他二十才出头就开了店面,当时生意火爆。他是我们亲戚中早有出息的一个,经济比较活泛。店面关停后,又跑客运,揽工程。南沟石灰石储量丰富,质量上乘,多少人考察开发,都是由于交通问题没有能成功。精明的大舅为二表弟规划了生产路,成功开发了石灰石。往孙塬送石料,烧石灰,卖石子。大表弟料场学会了开铲车,开汽车。好多亲戚在家门口有了干活的出路,二表弟着实攒了一桶金。环保严格后,他的门路广,又揽工程上原材料,有能耐人就闲不下。
大表弟两口子吃苦耐劳,经管好庄稼,管理好花椒园,闲时去料场开铲车。在城里买了房,日子越过越滋润。
二舅家几个表弟、表妹也很厉害。大表弟婚庆公司红红火火。二表弟跑运输也挣了钱,城里买了房。孪生两个表妹,日子一个胜过一个,干劲十足,有车有房。
大年三十,大舅七十多岁生日,我们舅家所有老少,共聚一起,庆祝他老人家生日快乐!
愿我们未来的日子充满阳光,幸福安康。老人长寿健康,晚辈知恩孝顺。共创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任军平(静云)铜川印台陈炉古镇立地坡村人,普通农民,七零年出生,用美味善待八方客,用文字记录琐碎事,在当地网络平台已发表二十余篇乡土乡情散文。

(0)

相关推荐

  • 鸿雁丨大舅无家处处家

    又是凌晨2点钟,我伫立在窗前,望着窗外迷离的灯光,远眺银河,繁星点点,遥远的星河有牛郎织女的故事:凄冷的广寒,嫦娥悔吃灵丹. 维纳斯和玛斯的儿子,与大舅开了个玩笑.丘比特的神箭,伤得大舅不轻.伊甸园里 ...

  • 小小说:县委书记的大舅和二舅

    县委书记贾大山的大舅是一位高官,五年前从省城退休之后,选择在深山里养老,虽然大山里交通不便,但是贾大山的大舅却乐此不疲,在贾大山的大舅看来山里空气好,环境很美,接近大自然,少有人打扰,特别适宜颐养天年 ...

  • 碎 舅

    原创作者:宁夏沙湖旅游分公司 耿田 我小时候常到碎舅家去玩耍,我家和碎舅家只有一场之隔.碎舅家旁边有个园子.园子里有几棵杏树,密密匝匝像一片片绿盖.麦子黄时,杏子哪诱人的香味会随风飘过来. 碎舅一生坎 ...

  • 曾瑞 | 一双小脚走断了岁月

    ◆ ◆ ◆ 文丨曾瑞 1 多年前,我曾做过一个梦,梦见外婆死了,像猪一样挂着,被人们一块一块剁下来.弗洛伊德说,梦是现实中的残念刺激了潜意识中的梦念之后,一种邪恶欲望的伪装表达.当时,幺叔去世没多久. ...

  • 第784篇:二舅(3)

    第三次见到二舅时,是在表妹的婚礼上. 那时,阔儿三岁了. 那是个很炎热的夏天,知了一直在树上叫着. 二舅安安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的枣树下,望着进进出出的亲朋好友发呆. 二舅似乎消瘦了许多,又似乎不如以前爱 ...

  • 情与爱相连的地方 / 陈玉莲

    情与爱相连的地方 文/陈玉莲 小姨突然打来电话说:三丫头,你二舅妈不在了,明天火化--下面的话我再也没听进去,我的心陡地一沉,莫名 的感伤弥漫全身,仿佛某个宿命时刻的来临. 二舅妈那张写满人世沧桑的脸 ...

  • 武 斌:【我的大舅】

    文/ 武  斌     图/源自网络 我的大舅 ◎  武  斌 我离开高家庄的时候大约六七岁,又随了已经先回到娘家的母亲,开始一段在舅家的生活,大约七八个月的时间. 舅舅家村庄是一个叫陈闫的村子,和高 ...

  • 【岁月如金】杨莎莎:永远的怀念

    岁月如金 春去秋来,光阴飞逝. 雨落无声,回忆无数.这些文字刻画出的一幅幅画面,将那些最可爱的人,最难忘的瞬间,出现过的风景,都一一的收录其中,永久的珍藏.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陈旧的往事,一幕又一幕的 ...

  • 两个舅舅的婚姻给我的启示

    大舅起先是有婚约的,对方是外婆从老家五峰托亲朋好友介绍的山里妹子,特别勤劳朴实,特别知情懂礼.曾经来外婆家住了一个月,和外婆相处特别融洽,外婆特别喜欢她. 可是,自从大舅到大舅妈所在的生产队去住队,并 ...

  • 家里有个坏小孩是怎么样的一个体验?

    人的遗传基因出奇得强大,这个说法在我老舅家就应验了.本来老舅的故事就很多,再提起我老家的表弟,那就是个传说,不过最近他却神秘的失踪了-- 早年老舅上学时,天天逃课,经常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走在一起.当时 ...

  • 特别推荐‖ 外婆的小脚(连载完)

    2021年09月13日   总548期 编 辑 推 荐 哑巴二舅死了,外婆的魂丢了. 外婆对我的疼爱让我终生难忘.一个赶集的日子里,外婆特意套上小马车到我家里看我,回来之后就吐血而死-- 外婆的后人, ...